辐照保鲜,是一种利用辐射能量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以及破坏其酶活性,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品质,延长食品货架期的保鲜方法。辐照保鲜一般采用钴-60、铯-137产生的γ射线或者电子束作为辐射能量,可对禽畜肉类、水产类、谷物粮食、果蔬类等进行保鲜。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辐照保鲜市场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辐照保鲜能够杀灭食品中的细菌、病毒以及其他微生物,达到杀菌杀虫、防止霉变目的;可以抑制块茎类、鳞茎类植物发芽,延长其贮存时间;延缓水果蔬菜成熟,实现保鲜,延长其货架期。辐照保鲜具有提高食品质量、延长食品保质期、降低食品仓储物流损失等优点,并且其加工效率高、能耗低、可应用范围广,因此成为新型食品保鲜技术。
辐照保鲜可处理的食品种类众多,主要有禽畜肉类及其制品、水产品、小麦、稻米、大蒜、土豆、姜、蘑菇、胡萝卜、洋葱、青椒、西红柿、黄瓜、食用菌、板栗、草莓、葡萄、食用香料等。但并不是所有食品都适合辐照保鲜,部分食品经辐照后口感会发生改变。辐照保鲜需要对食品进行选择,并对射线能量进行严格控制,在不破坏食品营养与口感的情况下实现保鲜。
通常情况下,辐照保鲜采用的钴-60射线能量为1.32MeV或者1.17MeV,采用的铯-137射线能量为0.66MeV,采用低能电子束辐照能量在10MeV以下。经辐照保鲜处理的食品没有放射性物质残留,也不存在传统化学药剂保鲜法所存在的化学残留问题。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充分肯定了辐照食品的安全性,全球辐照保鲜行业发展速度加快。
我国辐照保鲜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宇航员进入太空后所食用的食品中,辐射食品即包含在内。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各地均有农产品产出,由于多数农产品保存时间短,且部分农产品集中上市,而我国地域辽阔,保鲜技术不到位导致大量农产品集中在产地无法输送到其他地区,造成农产品供求不平衡,价格波动大。若辐照保鲜技术应用在农产品保鲜领域,可实现农产品错峰销售。
2020年10月,我国首个农产品原产地电子束辐照保鲜示范中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正式投运,这是中广核集团科技产业扶贫重大项目,将为百色周边200公里范围的农户提供农产品电子束辐照保鲜服务。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辐照保鲜行业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海外市场辐照保鲜需求也在不断上升,预计到2030年,全球食品辐照保鲜市场规模将达到20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