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气体分离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土企业竞争力逐渐增强

2022-08-24 17:11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气体分离膜属于新兴技术,指在一定压力驱动下,利用不同种类气体分子在高分子膜内渗透率和选择性差异,实现气体混合物在高分子膜两侧富集分离的过程。气体分离膜最早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9年研发成功,其将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回收合成氨驰放气中氢气和氨。近年来,气体分离膜商品化进程不断加快,在众多领域获得广泛使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球及中国气体分离膜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显示,与传统聚合物膜相比,气体分离膜渗透率与选择性有所提高,综合性能更加优良。在应用需求带动下,我国气体分离膜获得广阔市场空间。2021年我国气体分离膜市场规模达259.5亿元,同比增长13.6%。

        气体分离膜由无机材料、有机-无机集成材料、高分子材料构成。无机材料包括分子筛膜、金属膜、合金膜以及陶瓷膜等,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制备简单等优势;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包括分子筛填充有机高分子膜等,具有抗腐蚀、耐高温等优势;高分子材料包括橡胶膜、玻璃膜、聚碳酸酯(PC)、醋酸纤维素(CA)、聚酰亚胺(PI)等,为目前获得大规模应用的气体分离膜主要材料。

        气体分离膜主要应用于生物研究、医疗、环保、交通运输、石油化工等领域,其中石油化工为气体分离膜最大需求端。在石油化工行业中,气体分离膜最早被应用于石油化工厂中的氢气回收。随着生产研发技术不断突破创新,气体分离膜逐渐在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天然气脱湿、油田轻烃回收利用、合成气控制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市场竞争方面,海外知名气体分离膜企业包括美国陶氏化学Dow Chemical、日本宇部兴产UBE、美国Environics公司、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等。我国本土企业长期致力于气体分离膜生产研发能力提升,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连化物所已具备气体分离膜应用技术。目前,我国气体分离膜龙头企业包括大连欧科膜、中凯化学、大连天邦等。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气体分离膜作为材料科学细分领域,经过多年发展与技术积累,我国龙头企业技术水平及研发能力不断提升,带动气体分离膜应用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国家环保政策逐渐落地实施,气体分离膜在工业尾气排放处理中获得广阔市场空间,行业发展前景将不断向好。
关键字: 气体分离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