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硫化铜纳米颗粒在纳米光热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 未来行业需持续优化生产工艺

2023-04-16 21:50      责任编辑:程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硫化铜纳米颗粒,简称CuS NPs、Cu2-xS纳米颗粒,是一种重要的P型半导体材料。硫化铜纳米颗粒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电容特性、光热效应、热稳定性能、导电性能、催化性能、环保性能等,在光学、电子、化工、热电偶、新能源、超导体、环境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均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热门材料之一。
 
  其中生物医学是硫化铜纳米颗粒最具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硫化铜纳米颗粒对近红外光(NIR)具有较强的局部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可在NIR激发下实现高光热转换效率;同时其还具有良好的近红外光诱导光动力特性,可在NIR激发下产生高浓度活性氧簇杀死肿瘤细胞。因此,硫化铜纳米颗粒可作为优异的光热转换剂用于纳米光热治疗领域,包括光热疗法(PTT)、光动力疗法(PDT)等。未来随着全球肿瘤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以及纳米光热治疗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硫化铜纳米颗粒市场需求将持续上涨,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3-2027年中国硫化铜纳米颗粒行业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硫化铜纳米颗粒生产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水热合成法、模块法、微波辐射法、声化学法、液相沉淀法等。其中水热合成法是目前生产硫化铜纳米颗粒的主流方法,是指以硫酸铜、硫脲等为原材料,以柠檬酸为表面活性剂,经过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铜纳米颗粒的方法。
 
  目前已出现的硫化铜纳米颗粒生产方法多为有着反应时间长、温度压力高,反应设备要求高等缺点的方法,基本难以实现工业化量产。因此,未来行业还需寻求硫化铜纳米颗粒生产新路径,促进产业化步伐持续提速。
 
  硫化铜纳米颗粒技术壁垒较高,目前行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内布局企业数量较少,仅有江苏先丰纳米、西安齐岳生物科技、南京基科生物科技等少数几家。但国内还有多数研究机构与企业正加大硫化铜纳米颗粒研发力度,如山东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未来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硫化铜纳米颗粒是一类先进高性能材料,在光学、新能源、超导体、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应用前景。但受技术限制,国内硫化铜纳米颗粒行业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布局企业数量较少、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未来本土企业还需不断创新生产工艺与产品,促进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关键字: 硫化铜 光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