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2023年中国PEM电解槽膜电极市场发展现状及主要企业分析

2023-07-07 15:59      责任编辑:杨又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碱性电解水制氢隔膜市场研究
 
        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是当前电解制氢的技术之一,此外还有碱式电解槽技术和固态氧化物电解槽技术,其中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技术和碱式电解槽技术已经商业化,固态氧化物电解槽技术还处于从实验室想产业化过渡阶段。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技术具有效率高、无碱液、体积小、安全可靠、动态响应好等优点,但是成本相对较高。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主要由膜电极(质子交换膜、催化层、扩散层)、双极板、环氧树脂板和端板组成,其中膜电极是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中电化学反应的场所,是决定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性能和成本的核心部件。膜电极主要可以分为催化剂包覆膜构型(CCM)和多孔传输电极构型(PTE)。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PEM电解槽膜电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当前,绿氢行业发展受到供需双侧的带动,行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供给方面,中国新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风光大基地第一二批项目进入建设阶段,第三批已经启动申报,风光发电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采用新能源电力制备氢是解决新增发电量消纳的手段之一。需求方面,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中国氢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下游交通、工业、储能等领域对于氢气的需求均在快速增长。绿氢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行业发展,对于PEM电解槽膜电极的需求也将持续快速增长。
 
        当前,国内的质子交换膜电解槽(PEM)行业膜电极以采购杜邦为主,国内部分企业已经有相关产品,如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鸿基创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上海莒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亿氢科技。
 
        武汉理工氢电科技有限公司由武汉理工大学(WUT)和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成立,致力于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膜电极(MEA)的研发及产业化,当前产品包括车用燃料电池膜电极、电站用燃料电池膜电极和PEM电解水膜电极,膜电极产能规划十万平,约为25万片-35万片的产能规模。武汉理工氢电自主开发的PEM电解水膜电极产品具有高性能、高耐久性、高可靠性和强环境适应性、抗反极、低温冷启动等优点。
         鸿基创能科技成立于2017年12月,主要致力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高性能膜电极(MEA)的大规模国产化和产业化。鸿基创能在生产工艺方面针对PEM电解槽特性,设计了专门的膜电极生产线。2022年6月,鸿基创能投资3亿元建设的年产500万片的高性能膜电极项目及PEM电解水制氢项目正式投产。
 
        莒纳科技是一家电解水制氢催化技术产品研发商,致力于为电解槽企业提供领先的电极产品,目前已经对碱水电解(ALK)、质子交换膜纯水电解(PEM)、阴离子交换膜(AEM)电解槽三种技术路线均进行了布局。莒纳科技的PEM膜电极已经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完成样品测试在载量降低的同时能够维持和先进PEM电解水膜电极相同水平的性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将于2023年底于成都正式投产。


关键字: 膜电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