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对羟基苯甘氨酸又称左旋对羟基苯甘氨酸,简称D-HPG、D酸,化学式为C8H9NO3,是一种脂肪分解产物。D酸外观呈白色或类白色片状固体,易溶于酸、碱溶液,微溶于甲醇和水。D酸用途极广,可作为医药中间体,用于生产头孢菌霉素、羟氨苄霉素等药物。
在技术方面,D酸制备方法包括乙醛酸法以及生物酶催化合成法两种。乙醛酸法为D酸主流制备方法,该法以活泼酰氨基、苯酚以及乙醛酸为主要原材料,再加入甲醇试剂,经分离制得D酸,该法具有对设备要求低、技术成熟度高、生产效率高等优势,适合进行工业化生产。
在原材料方面,乙醛酸为D酸主要原材料,其兼具酸和醛的特性,在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等领域应用较多。我国为乙醛酸生产大国,产能占据全球近五成。受益于技术发展成熟以及原材料供应充足,我国D酸行业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中国D-对羟基苯甘氨酸(D酸)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在应用领域方面,D酸主要应用于医药领域,头孢羟氨苄、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为其终端产品。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等特点,可抑制链球菌、金葡萄球菌以及革兰性菌,适应症包括皮肤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化脓性牙龈炎等。近年来,我国阿莫西林销售额不断增长,带动阿莫西林原料药市场需求日益旺盛。2022年我国阿莫西林原料药需求量达到4万吨。D酸为合成阿莫西林原料药的重要中间体,下游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带动我国D酸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展。
在市场竞争方面,我国D酸行业集中度较高,本土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据竞争优势。普洛药业和新天地为我国D酸代表企业,其中普洛药业为全球最大D酸供应商。新天地专注于D酸、对甲苯磺酸、羟邓盐、甲酯等药物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D酸年产能达到近7000吨,产能利用率达80%。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D酸在医药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未来伴随市场需求逐渐释放,其行业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受益于原材料供应充足以及技术成熟度提升,我国D酸产能快速扩张,产量不断增长,已成为全球主产国之一。预计未来一段时间,伴随本土企业持续发力,我国D酸行业将逐渐往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