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中间体是农用原材料加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一种能够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在一起的中间介质,是生产农药的中间材料。
农药中间体产业链上游为黄磷、甲醇、液氯等化学原料的供应;中游为细分产品的生产制作,包括胺鲜酯、邻苯二酚、氯吡脲、壬基酚、吡虫清、复硝酚钠等;下游主要用于农业种植及农药生产。
农药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近年来随着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环境保护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农药品种结构优化,促进行业向绿色、环保等方向发展。2022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生态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农药使用品种结构更加合理,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力争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保持持续下降势头。农药中间体作为农药重要生产原料,具有良好发展环境。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农药中间体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农药中间体行业发展与农药行业关联密切。2016-2018年,受环保政策趋严、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不断推进等影响,农药产量及市场规模保持下降,农药中间体需求量也不断下降。近年来随着形势趋于稳定,农药市场规模逐步恢复增长态势,推动农药中间体产量及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我国农药中间体产量约为400万吨,市场规模超过680亿元。
我国农药中间体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产业链日趋完善,行业已经进入发展成熟期。现阶段国内农药中间体生产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同时部分企业存在生产技术落后、环保不达标等问题,行业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随着环保监管不断加强,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不断加快,农药中间体行业内落后产能将逐渐被市场淘汰,大型生产厂商将凭借技术、资金、规模等优势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现阶段我国农药中间体行业仍存在集中度较低、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等问题,国内生产企业仍需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质量和性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淘汰落后产能,有序进行兼并重组,并积极加大环保投入,推动行业向规模化、绿色化等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