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二甲苯(Paraxylene),化学式为C8H10,是重要的芳烃化合物之一,其性状为具有芳香味的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氯仿等有机溶剂。
对二甲苯产业链上游为原油、石脑油、常减压蒸馏装置、连续重整装置等材料和生产设备的供应;中游为产品的生产制作;下游广泛应用于农药、涂料、树脂、染料、聚酯纤维等领域。
近年来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国对二甲苯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长,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状态,行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019年我国对二甲苯产量约为1500万吨,2022年增长至2500万吨左右,2019-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9%。
从进出口贸易来看,我国为对二甲苯进口大国,市场对进口产品依赖性强,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但随着国内对二甲苯产能不断扩张,近年来市场对进口产品依存度不断降低,对二甲苯进口数量呈下降趋势。2018年我国对二甲苯进口数量约为1600万吨,2022年进口数量下降到1000万吨左右。韩国是我国对二甲苯主要进口国,在进口总额中占比超过40%,位列第一,其次为日本,占比约为16%。
目前国内对二甲苯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大部分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规模以上企业有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中金石化有限公司、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福建福海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随着对二甲苯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以及我国石化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近年来大型企业纷纷扩产,并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布局。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未来我国对二甲苯产业链一体化趋势将不断加深,产品自给率将不断提升,行业发展前景良好。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应用逐渐成熟,以及项目审批权逐步下放,我国对二甲苯产能将不断扩大,产品自给率将不断提升,预计将从供应短缺转变为产能过剩。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对二甲苯生产企业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更新生产设备,淘汰落后产能,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