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脂酸又称为十八烷酸,属于脂肪酸的细分品类之一,是油脂经过水解后制作而成的一种化工材料。硬脂酸化学方程式为C18H36O2,分子量为284.48,在常温常压下多表现为一种微黄色蜡状固体或白色蜡状透明固体。硬脂酸不溶于水,但易溶于乙醚、四氯化碳、氯仿、热乙醇、二硫化碳等有机溶液。经过多年发展,硬脂酸制备工艺逐渐成熟,大致可分为压榨法、分馏法、用油酸加氢法等。
根据来源不同,硬脂酸大致可分为动物性硬脂酸、植物性硬脂酸等;根据用途不同,硬脂酸大致可分为化妆品级硬脂酸、工业级硬脂酸、食品级硬脂酸等。
从产业链上游来看,棕榈油为生产硬脂酸的主要原材料。由于我国气候条件不适合棕榈生长,因此我国几乎不生产棕榈油。目前,我国棕榈油消费完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棕榈油进口量为492.5万吨。
硬脂酸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多用来生产表面活性剂、洗涤用品、PVC热稳定剂、农药等产品,在塑料、纺织、造纸、橡胶、化妆品、蜡烛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其中,塑料已经成为硬脂酸最大的应用领域,应用占比为36.89%;其次为橡胶领域,应用占比为27.02%;排名第三的是纺织领域,应用占比为11.07%。
在塑料领域中,硬脂酸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常作为PVC热稳定剂来使用,多用于生产PVC塑料板材、板材、薄膜等产品。在化妆品领域中,由于硬脂酸中羟基含量较高,已经成为生产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的主要原料,多用于生产洗发水、沐浴露、乳液等产品。此外,硬脂酸还凭借其软化、增塑等特性,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产品的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体来看,硬脂酸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8年硬脂酸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我国硬脂酸产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硬脂酸进口量为37.2万吨,同比上涨了7.91%;进口金额为35.10亿元,同比上涨了30.82%。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从进口来源国国来看,我国硬脂酸进口来源国主要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日本等国家。其中,印度尼西亚已经成为我国硬脂酸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占比达到8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