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是指新近发展或正在发展的具有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和有特殊性质的功能材料,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产业中应用广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中国新材料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报告》显示,新材料种类多样,包括超导材料、磁性材料、纳米材料、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随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材料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行业发展前景良好。2019年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约为4.6亿元,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6.6亿元,2019-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3%。
新材料对于发展现代科技、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支持新材料产业发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我国新材料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由于细分产品种类较多,功能差异较大,行业呈现多元化竞争态势。从区域分布来看,新材料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发展水平高、政策支持力度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国内新材料生产企业有华星光电、凯赛生物、光威复材、中铝股份、德方纳米、隆华科技等。
新材料属于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行业具有较强进入壁垒。我国新材料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在高温合金、人工皮肤、柔性电子器件等领域逐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产品的规模化应用。但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受技术、经验等限制,目前仍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部分关键材料及技术仍受国外限制等问题,本土企业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企业研发实力不断提升,我国新材料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进步,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国内新材料行业将向高水平、高质量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