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促进剂又称为橡胶硫化促进剂,可以加快硫化剂与橡胶分子的交联反应,从而起到降低硫化温度、缩短硫化时间的作用。经过多年发展,橡胶促进剂种类逐渐增多。根据化学结构不同,橡胶促进剂大致可分为胍类、秋兰姆类、硫代甲酸盐类、噻唑类、次磺酰胺类等;根据硫化速度不同,橡胶促进剂大致可分为超速、中速、慢速等;根据牌号不同,橡胶促进剂大致可分为促进剂CBS(CZ)、促进剂MBT(M)、促进剂MBTS(DM)、促进剂TBBS(NS)等。
从市场结构来看,促进剂TBBS(NS)为橡胶促进剂市场中占比最大的细分产品,为25.29%;其次为促进剂CBS(CZ),市场占比为21.42%;排名第三的是促进剂MBTS(DM),市场占比为12.71%。
目前,我国橡胶促进剂产业链已经形成。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行业,提供二硫化碳、硫磺等原材料;中游主要为橡胶促进剂生产行业,负责橡胶促进剂的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主要为应用领域,橡胶促进剂主要用于生产橡胶轮胎、胶带等橡胶制品。
橡胶作为一种基础化工产品,在汽车、建筑、运动器材、家电、电子、工业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在下游市场需求的带动下,我国橡胶制品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2年,我国橡胶制品市场规模为8387.51亿元。橡胶促进剂作为生产橡胶的助剂,市场需求随之上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3-2027年橡胶促进剂行业深度分析及"十三五"发展规划指导报告》显示,但受到疫情影响,我国橡胶促进剂企业开工率有所下降,产量有所缩减。2022年,我国橡胶促进剂产量为34.91万吨,同比减少了2.30%。
从进出口角度来看,我国橡胶促进剂产量下滑,出口量也逐渐缩减,但由于国际价格上涨,出口金额反而有所上涨。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橡胶促进剂出口量为14.14万吨,同比下降了10.72%;出口金额为41.38亿元,同比上涨了13.87%。
从出口目的国来看,我国橡胶促进剂出口国主要有美国、泰国、越南、印度、韩国、巴西等。其中,美国为我国橡胶促进剂最大的出口国,占比为14.26%;其次为泰国,出口量占比为11.18%;排名第三的是印度,出口量占比为7.82%。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橡胶促进剂企业主要有尚舜化工、阳谷华泰、科迈化工、北岳精化等。随着我国环保政策逐步实施,部分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橡胶促进剂企业逐步被淘汰,市场逐渐向规模较大、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集中,未来我国橡胶促进剂市场集中度有望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