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化工 > 聚焦 >

介电弹性体(DE)属于电活性聚合物 我国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4-01-24 16:06      责任编辑:杨光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介电弹性体(DE)为电活性聚合物细分产品,指在施加电场情况下会产生变形的弹性体材料。介电弹性体被誉为“人工肌肉”,具有能量密度高、电致驱动应变特性好、机械顺应性好、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可用于生产驱动器,在人形机器人、生物医学、显示器件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

        按照原材料不同,介电弹性体可分为丁腈橡胶、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丙烯酸酯弹性体等多种类型。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介电强度高、低温柔韧性好、热稳定性佳、耐油等特点,为介电弹性体代表产品。未来伴随细分产品应用需求增长,我国介电弹性体行业景气度将有所提升。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2028年介电弹性体(DE)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介电弹性体属于电活性聚合物。电活性聚合物综合性能优良,在众多高新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受益于市场需求日益旺盛,电活性聚合物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23年全球电活性聚合物市场规模达到近350亿元。未来伴随电活性聚合物行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介电弹性体作为其细分产品,市场占比有望提升。

        介电弹性体可用于生产驱动器。与传统驱动器相比,介电弹性体驱动器具有能量密度高、致动应变大、轻量化、结构简单等优势,在人形机器人、生物医学、显示器件等领域拥有广阔应用前景。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我国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不断扩展,这将为介电弹性体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近年来,我国介电弹性体研发热情持续高涨,已取得众多新进展。2022年10月,浙江大学谢涛教授研究团队基于动态共价聚合物网络,成功发现一种新型介电弹性体驱动机制,采用该机制可制备出具有3D驱动能力的介电弹性体,产品有望在软体机器人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未来伴随研究深入,介电弹性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展。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作为电活性聚合物,介电弹性体可应用于驱动器领域,未来伴随人形机器人、生物医学等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其市场需求将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不断加大对介电弹性体的研发投入力度,目前已取得众多新进展。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技术进步以及应用需求增长,我国介电弹性体将获得广阔市场空间。
关键字: DE 介电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