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膜(UF)是由皮层、支撑层以及底面皮层三部分组成的,膜孔径在0.001-0.1μm之间的高分子半透膜,其孔径介于微滤膜(MF)与纳滤膜(NF)之间,具有分离、净化、浓缩溶液等功能。与其它分离膜相比,超滤膜具有耐高温、耐酸、耐碱、分离性能优异等优点。
随着生产技术逐渐进步,超滤膜种类不断增多。根据原材料不同,超滤膜大致可分为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陶瓷、金属、聚砜、聚氯乙烯(PVC)等;根据组件形式不同,超滤膜大致可分为帘式、中空纤维式、管式、卷式等;根据产品结构不同,超滤膜大致可分为非对称膜、对称膜等。
超滤膜主要应用于制药、食品加工、污水处理、生物制剂、水质净化、血液处理等领域。其中,污水处理为超滤膜最大的应用领域。近几年,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逐渐增长。随着我国环保政策逐步实施以及污水处理技术不断进步,污水处理量得到较大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国污水处理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3年,我国污水处理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0亿元。超滤膜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工具,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8年中国超滤膜行业市场分析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快速发展,超滤膜作为一种十分重要过滤材料,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在此背景下,我国超滤膜市场规模逐渐扩大。2023年,我国超滤膜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70亿元。
我国超滤膜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目前,我国规模较大的超滤膜企业主要有厦门三达、科泰兴达、浙江开创、海南立升、北京赛诺等。此外,我国超滤膜行业中还存在许多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较为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场。随着我国产能结构逐渐升级,部分落后超滤膜企业逐步被淘汰,未来市场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近几年,我国超滤膜企业不断发展,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较大提升,生产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开发出多个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例如海南立升研发出超PVC、PVDR等多种材质的高性能超滤膜以及超虑膜组件,在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