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唑虫酰胺,也称为氟氰虫酰胺,是由德国拜耳(Bayer)开发的一种双酰胺类杀虫剂,于2009年申请化合物专利,2020年进入市场。纯净的四唑虫酰胺外观为米黄色固体粉末状,在中/酸/碱性条件下可水解,无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四唑虫酰胺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通过作用于害虫的鱼尼丁受体,来开放钙离子释放通道,使得害虫细胞内的钙离子持续释放而流失,进而导致害虫肌肉收缩,最终达到害虫杀灭目的。
四唑虫酰胺施用方式主要包括叶面喷雾、土壤处理、种子处理等,用药适期长,且对环境安全,可以替代部分在种子处理领域应用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但四唑虫酰胺对部分水生无脊椎动物以及蜜蜂等有较高的毒性风险。
现阶段,四唑虫酰胺已经在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韩国等国家取得登记。2020年9月,四唑虫酰胺在我国批准登记用于防治甘蓝夜蛾,12月正式上市。四唑虫酰胺化合物专利将于2029年到期,目前其专利掌握在德国拜耳手中,其他企业无授权无法进行生产。
在全球杀虫剂市场中,双酰胺类杀虫剂应用比例仅次于新烟碱类杀虫剂,且需求增长更为迅速,未来两三年其有望取代新烟碱类杀虫剂成为市场占比最高产品类型。2023年,全球双酰胺类杀虫剂市场销售规模达到32.8亿美元。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目前,由于药效高、毒性低,双酰胺类杀虫剂开发热情较高,新推出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在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双酰胺类杀虫剂产品主要有环丙氟虫胺、氟氯虫双酰胺、硫虫酰胺、多氟虫双酰胺等。细分产品不断增加,将对四唑虫酰胺市场发展造成挤压,但四唑虫酰胺应用价值较高,未来仍有发展空间,相关企业可以通过复配剂研发,来进一步提高四唑虫酰胺的药效,以扩大其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