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电子源是指能够产生时间极短、能量集中的电子束的装置。
超快电子源在真空电子、超快成像、物质探测、新材料研发、国防军工、微观动态过程观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超快电子显微系统是直接观测微观动态过程的利器,具备超快时间分辨和超高空间分辨能力,超快电子源作为超快电子显微系统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着设备的探测能力、响应速度、工作频率等性能。
传统电子源通常依赖金、钨等金属,通过多光子发射、光电效应或光学场发射等机制产生电子脉冲。受限于金属材料的电子结构及激光光子的色散因素,传统金属电子源难以兼具低能量散度和窄脉冲宽度,严重限制了超快电子显微技术和系统的应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超快电子源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在电子源及超快电子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热场发射电子源国产化不断推进,新型超快电子源研发持续深入。
电子源是X射线管、微波管、透射电镜、阴极射线管等真空电子器件和电子设备的关键元件,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医疗健康、科学研究等领域。目前常见的电子源包括热场发射电子源、冷阴极场发射源(CFE)两种。
电子源技术壁垒高、研制难度大,其中热场发射电子源仅有日本、美国等国家少数企业可以生产,如赛默飞、日本电子、日立、YPS等。我国政策支持国产热场发射电子源研发,近年来,在大束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苏州博众仪器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探索下,热场发射电子源逐渐实现了国产化替代。
近年来,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材料的涌现,为低噪声、长寿命、高稳定性的新型超快电子源研发奠定了基础。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国防科技大学等联合开发出了基于碳纳米管的新型超快电子源,其电子束能量展宽低至0.3eV,脉冲宽度缩短至13fs,性能远超传统金属电子源。研究团队预计,该新型超快电子源技术将在未来两年内实现实际应用。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超快电子源是超快电子显微系统的核心部件,需同时满足电子束能量集中、电子脉冲时间极短等要求。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市场对更高精度、更高分辨率的超快电子显微系统需求日益释放,进而带动超快电子源市场空间扩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