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机电装备 > 聚焦 >

中国人形机器人散热产业发展迅速 微通道冷板受关注

2025-11-08 14:33      责任编辑:杨杨    来源:www.newsijie.cim    点击:
分享到:

中国人形机器人散热产业发展迅速 微通道冷板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技术层面不断革新,在运动控制、智能交互等方面取得关键突破;应用场景持续拓展,除工业领域,还深入医疗、教育、服务等行业。众多企业积极布局,资本踊跃投入,政策大力扶持,推动产业迈向新高度。

        现阶段,人形机器人散热方案是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关键焦点。因人形机器人存在高功率密度、热负荷动态变化,且受空间与重量严格限制,散热设计要综合考量。目前,液冷、相变材料、热管、风冷等散热技术,以及能动态调控的智能热管理系统,均已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其中,微通道冷板通过微米级流体通道设计,能够在有限空间内构建庞大热交换面积。另外,微通道冷板厚度可压缩至<3mm,远小于传统风冷风扇的体积,且液冷管路设计灵活,能够完美嵌入机器人关节、躯干等狭小空间,实现散热与结构的无缝集成。近年来,微通道冷板产业快速发展,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散热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2029年全球及中国微通道冷板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预测,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领域微通道冷板的市场规模将超过2亿元。

       在良好的发展前景下。国内外企业积极布局微通道冷板产业。例如,腾龙股份针对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打造的微型液冷系统,其关键部件铝合金微通道冷板厚度不到3mm,散热功率密度高达800W/L,能切实攻克机器人关节电机持续工作时过热这一问题;祥鑫科技研发的“铝型材挤压+真空钎焊”工艺冷板,单块散热功率突破500W,较传统风冷提升4倍,可适配英伟达H100、华为昇腾910等高端AI芯片。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微通道冷板发展前景广阔,随着AI算力需求爆发,高功耗芯片散热需求急剧增加,其作为芯片级高效散热技术,市场空间巨大。另外,微通道冷板将与金属3D打印、相变材料等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散热效率。应用上,除AI服务器外,还将拓展至新能源汽车、低空飞行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