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技术原理不同,磁性传感器分为霍尔效应传感器和磁阻传感器。磁阻传感器,也称为磁阻效应传感器,是基于磁性材料的磁阻效应制成的磁场检测仪器。
磁阻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温度特性稳定、饱和磁场较低等特点,在消费电子、汽车、数据中心、工业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随着企业制造水平提升、下游行业对高性能检测设备需求不断增长,磁阻传感器市场发展前景可观。2024年全球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350亿元,2020-2024年期间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4.0%。
根据磁阻效应不同,磁阻传感器分为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AMR)、巨磁阻传感器(GMR)和隧道磁阻传感器(TMR)。各向异性磁阻传感器制造工艺成熟、生产成本低,多应用于导航系统中的电子罗盘、计算机的磁盘驱动器等;巨磁阻传感器制造工艺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在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都有应用;隧道磁阻传感器技术壁垒最高,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一种磁阻传感器。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29年全球及中国磁阻传感器行业研究及十五五规划分析报告》显示,隧道磁阻传感器是基于隧道磁电阻效应工作的传感器,具有可实现无创测量、易集成、灵敏度极高等优点,在生物传感、数据中心、汽车等领域应用潜力大。2024年中国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30亿元,其中隧道磁阻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12亿元,占比约为40%。
国外磁阻传感器生产企业包括村田制作所、TDK、Coto Technology等。我国磁性传感器生产企业较多,但多集中于霍尔效应传感器领域,而磁阻传感器市场参与者较少,主要包括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微传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等。江苏多维科技有限公司拥有200多款磁传感器产品和先进的8英寸磁传感器量产晶圆产线,同时也是我国唯一具备量产隧道磁阻传感器实力的企业。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技术进步,磁阻传感器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市场规模也将持续扩大。隧道磁阻传感器凭借性能优势,成为磁阻传感器市场主流产品。但隧道磁阻传感器技术壁垒高,我国具备量产实力的企业较少,国产化率较低,未来在企业和相关机构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并不断取得突破利好下,我国隧道磁阻传感器国产化进程有望加快。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