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农业 > 聚焦 >

聚集农村土改 坚持三条红线的背后

2015-03-19 09:23      责任编辑: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
分享到:

        2014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会议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在试点基础上有序推进。

        坚持土地公有制是国情的必然选择。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主要是结合我国国情,采取拿来主义而非全盘照搬照抄西方理论,是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的一种特殊制度安排。
        耕地红线不突破是防止农地非粮化。目前,国内不少地方把农村土地借农业开发名义占用,而后以种种名义用于非农开发,如被以各种名义的生态大棚、休闲旅游等非农建设挤占,最终可能会危及到国家的粮食安全。《意见》提出要以用途管制为抓手,提出四个“严禁”,严禁借土地流转之名违规搞非农建设。粮食一直是国家安全战略,如果有太多人放弃粮食生产,就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强调耕地红线,实则是强调粮食安全。
        农民土地流转应尊重农民的意愿。虽然中央鼓励农地流转创新形式,但土地流转权归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于农民,土地流转与否、如何确定价格、如何选择形式,应由承包农户自主决定,流转收益也应归属于承包农户所有。因此在土地流转中,要尊重农民在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要通过加强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建设来确保土地的有序健康流转。
        整体来看,划定三条红线,是改革顺利实施的保证,可有效防止不良分子借改革之名损害农民及国家利益,让稀缺的土地资源为国家及农民增加更多的产出与效益。
关键字: 土地公有制 农村土改 三条红线 农民土地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