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2014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167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3万元,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将促使中国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目前中国特色农产品种类较多,但产业发展的形势不容乐观,生产不规范,市场价格混乱,仿冒品牌林立,销售渠道不稳定,严重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产业环境仍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十三五”期间中国特色农产品行业分析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一个国家的特色农产品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产业环境,中国的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中国农业人口众多,特色农产品产业人力技术和资本投入大,属于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制约中国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在于产业环境,主要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特色农产品认证体系规范水平、监管制度、农业土地产权体系和相关产业融合度。
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
农业基础设施是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长期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处于世界中游偏上水准,历届政府意识到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着一定的投入,因此总体水平强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农业从业者的政策影响力有限,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
主要的问题是: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缓慢,占基建比重过低;投资结构不合理,大型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多,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少,中小型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设施及配套设施陈旧老化严重;资金利用效率低,以政府为主的资金来源在经过各级农业部、水利部和财政部等部门的层层审批后,真正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已经有打折。
特色农产品认证体系规范水平
特色农产品认证体系是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中国众多特色农产品品牌长期规范发展的制度保障。目前国内不同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认证体系标准不统一,完善程度也差别较大,从产地的气候标准、品种培育、农药、化肥使用量和加工方式等环节的认证规则不够完善,导致被认证的名牌产品在市场上无法展示自身的独特性,一些打品牌擦边球的企业极易误导消费者,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监管制度
中国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制定了较多的监管制度,内容较严,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较大,相关企业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在对一些违规的企业惩罚过程中处于地方保护主义存在着高举轻打的现象。较低的违规成本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加剧了侵权等现象的发生,短期的得利使众多农产品企业走导致行业混乱的“捷径”,也直接打击了合乎行业长远发展的正规企业品牌建设的信心。
农业土地产权体系
中国规定农业土地的产权归集体所有,不允许涉及产权的买卖,但可以转租。国家目前对农业的投入在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特色农产品具体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需要农民和企业自己投入,需要的资金数额较大,在产权不明、未来预期不确定的情况下很难让农民和企业对农业用地持续巨大的投入,在土地使用过程中,化肥和农药的品种选择、用量也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农业土地的良好维护需要稳定的土地产权体系制度作保证。
相关产业融合度
特色农产品产业和相关产业的融合度正在不断增强,与物流、实体终端渠道、电商和旅游等产业融合度不断提升,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也促使特色农产品行业更能专注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从特色农产品的品种选择、种植环节、储存、加工流程和品牌包装等环节来保证品质,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目前特色农产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国际发达国家的特色农产品产业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新思界
产业研究中心的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的特色农产品产业环境总体上依然糟糕,在“十三五”期间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特色农产品认证可引入农业协会参与规则的制定,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统一的多层次体系;监管制度在执行时应更加严格、公开和透明,避免消极负外在性影响的扩散;农业土地产权体系和适当的调整,转租年限、以土地转租权换股权等方式,促进特色农产品的积极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可适当向具体的农业生产领域倾斜,给予民间资金制度的保障,引导投入这一领域的建设;相关产业融合度符合现在经济的潮流,与物流、电商和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结合将在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