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农业 > 聚焦 >

牛奶行业亟待加强奶企与奶农的命运共同体建设

2016-09-14 17:41      责任编辑:凌涵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牛奶行业亟待加强奶企与奶农的命运共同体建设

        市场消费不畅,奶价过低,国际奶价与国内奶价严重倒挂等,是当前困扰我国奶业的阵痛。但从长远看我国奶业发展依然具有深厚的潜力,乳企要严格遵守契约精神,更要眼光放远,切实建立与奶农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实现养殖和加工共赢。

        近年来,我国奶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第三大奶业生产国。2015年,我国生鲜乳和乳制品产量分别达到3870万吨和2782万吨,全国生鲜乳和乳制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9.3%、99.5%;。

        奶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48%,奶牛的单产大幅提高,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6吨,其中9吨以上高产奶牛达到150万头。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机械化挤奶;奶牛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组织化水平显著提高。

        乳品加工装备和技术水平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奶业20强企业的市场份额已超过50%。

        在我国奶业大发展中,除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不强外,不断变化的市场也让处在生产端的奶农深受影响,倒奶杀牛的新闻不断。原奶的市场比较好的时候,各大乳企纷纷争夺奶源,奶业市场不好时,乳企却直接限量,导致增加的鲜奶无法及时处理,给奶农带来了很大的损失。

        对乳企来说,虽然不断加大营销力度,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建设,但还是挡不住消费者购买国外乳制品的趋势,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供给侧和消费侧脱节了,尤其在奶业产业链上显得尤为突出。奶农和乳企虽然是一个产业链上的共同体,但建立的利益关系不紧密,导致多了倒少了抢的局面不断发生。

        奶业发展事关国人的幸福生活,农民的就业增收。以稳固奶源为己任,构建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与广大奶农结成命运共同体,共担压力、共享成果,紧密协作、共同发展。对当前我国奶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和攻坚期意义重大。

        行业研究人士指出虽然当前市场供求矛盾凸显,但从长远看我国奶业发展依然具有深厚的潜力,当前乳制品的饱和充其量是临时性饱和。去年全国液态奶销量增长在各类大宗食品中仍是较快的。随着人口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放开“二胎”政策等利好消息,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我国奶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

        当前在奶业结构调整转型期,在奶农严格按照合同生产的情况下,乳企要严格遵守契约精神,切实建立与奶农的命运共同体,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传统奶业向现代奶业转变,只有奶农和乳企共同承担起责任,才能实现养殖和加工共赢生态圈的目标。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6年婴幼儿奶粉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
关键字: 产业链 奶企 奶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