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经济”概念在“十三五”规划的首次提出,作为互联网下的“新经济”、“新业态”,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商业模式,不断深入我们的生活。伴着热度高涨的资本投资风向与商业模式的演变,马化腾在《分享经济:供给侧改革的新经济方案》中提到中国的“分享经济”正步入黄金发展期。
让共享经济进入农业领域,一方面淘汰掉中间环节,另一方面还要真正做到“共享”为农业,为农村,为农民真正起到帮助作用!农业产业按照农作物的经营流程可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当前互联网正进入农业行业,产前集中在农资电商、土地信息、农业金融等;产中主要是农业种植技术、农机设备调配等;产后主要集中在农产品流通与金融。
在这里,例举几个分享经济可以在农业细分领域的应用:
农技共享
目前我国农技服务缺口仍然较大,市场严重不成熟。国内农技共享一是体现在线下,有些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了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他们的农场成了教育培训部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基地”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习基地。
物流共享
借鉴城市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困扰乡村的最后一公里或许可以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去实现。例如“乡村货的”,主要是让乡镇拉货的司机和供货的店主相互找到对方,但它可以让货车司机减少空车运行,提高运输效率,节约成本。
土地共享
土地流转在国外一直都可以放开手脚去做,所以,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许多租赁平台做得风生水起。在国内,经过三权分置、取消农业户口等一系列意见发布以后,土地流转的这个话题也不那么敏感了,目前在国内也出现了较大的土地流转网站,经过多年的经营,它们已经累计了数量可观的用户,在农村节约闲置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有明显成效。
设备共享
农业领域设备一般为产业链上需要用到的大型机器,旋耕机、播种机、收割机、烘干机等都是农忙时才会用到,其他时候只能闲置。这体现出农民的一个痛点:刚需、大额、低频。在我国,各地的农机合作社承担了这一角色,帮助所在地从耕、种、收及加工全程机械化,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
更多
现代农业资讯请关注新思界农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