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畅通、节约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对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减少粮食损耗、降低流通成本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粮食局近日印发《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从七个方面对粮食物流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
完善粮食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粮食物流标准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粮食物流各环节的设施、设备、运输工具标准不匹配、不衔接,物流信息采集内容不统一,交换标准尚未建立等问题。而信息化手段在粮食物流活动中也尚未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出现粮食物流信息采集程度低,共享机制不健全,与公共物流信息衔接不畅通等系列问题。
洪涛也表示,粮食物流在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问题较多,同时也是粮食物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另一大难点。“粮食物流标准化包括产品标准化、物流仓储运输标准化以及存换粮标准化等许多方面,因此从当前来看,粮食物流标准化体系建立面临困难较大。”
打造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当前我国粮食物流格局已发生大的变化,从南粮北运已转变成北粮南运、中粮西运、西杂东运、北出南进。尤其是随着粮食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亟需对粮食物流业作出一个整体规划。”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指出,《粮食物流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出台,不仅对我国当前粮食物流业发展现状、问题以及面临的环境进行了准确描述,而且对通道、线路、节点都有明确要求,为我国粮食物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提升区域粮食物流水平
据悉,目前我国粮食物流运作仍处于条块分割状态,上下游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物流衔接并不顺畅,且供应链尚未形成、物流运营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因此,粮食物流系统化、一体化水平亟待提升。
而区域粮食物流水平的提升,涉及到粮食仓储设施布局的优化、区域粮食快速物流的发展、粮食市场供应体系的完善、粮食加工物流水平的提高和第三方粮食物流企业的壮大等五个方面。
新思界可为您提供《
2015-2019年中国粮食物流行业投资潜力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