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农业品牌•农产品洽谈会暨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北京峰会”,近日在北京举办,会上同时发起成立了品牌农业国际联盟。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农业品牌建设将在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久前,《农业部关于2017年农业品牌推进年的通知》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推进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建设,支持地方以优势企业和行业协会为依托打造区域特色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这为切实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
在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后,我国农产品供应已由生产主导型转向需求主导型,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在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缺失的情况下,农业品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尹成杰在会上表示,我们要向品牌要信誉、要质量、要市场、要增收,这就要求调整优化农业品种结构和空间布局,继续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品牌建设和发展的扶持力度向农业新型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大力推进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工作,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品牌能激发出数倍数量产品能带来的效应,它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双赢、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潜力巨大。但区域公共品牌需要龙头企业背书,企业也需要注册自己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以更好地带动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农产品销售的理想状态是,实现从卖得出到卖得好再到卖得贵的转变,实现的途径就是品牌的成功建设和推广。现在很多地区并不缺三品一标产品,但因为品牌和销售渠道没有建设好,销售状况并不理想,下一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更多
现代农业资讯请关注新思界农业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