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农业 > 聚焦 >

养禽产业正向“一体化”发展之路进军

2017-05-23 17:31      责任编辑:陈松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养禽产业正向“一体化”发展之路进军

        对于家禽养殖从业者来说,过去的2016年,无疑是风光之年。多家养禽上市公司业绩猛增,获得了近年来的最高净利。然而,好景不长,2017年一季度,养禽上市公司集体遭遇“滑铁卢”。
 
        对于此次禽产品价格全国性下降的主因,较多普通民众认为主要是因为去年冬天开始的人感染禽流感所导致,尤其是走活禽交易市场的生产企业受损较大,而专业人士则认为,虽然去年底爆发的禽流感对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是,流感因素正在消退,真正影响生产企业行情低迷的最主要原因还是产能过剩,供应高峰和消费低谷碰头所导致。“产能过剩”阴影未散,“H7N9”阴云笼罩,近年来养殖业屡受突发事件袭击,而每一次遭受重创,往往都引发“价贱伤农-亏损不养-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
 
        中国鸡蛋市场体量很大,规模为全球之首,达到每年近3000亿元。然而该行业市场份额和蛋品供应高度分散,3000亿市场前十位份额之和仅约50多亿元。此外,蛋品市场中品牌化消费占比不足总量的2%,按照相关标准统计计算,日均消费在12亿枚的鸡蛋体量,90%左右的供给由散蛋市场来提供。行业缺乏市场集中度和标准化,急需龙头企业采用集约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发展模式来整合市场资源,进而引领行业升级。
 
        鉴于以上情况,各养禽巨头已经在整合上、下游产业链上开始了有益和积极的探索,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统筹养禽产业链上的供应生产要素,升级与改造养殖设施,监控生产、加工、物流环节,为养殖户提供系统化质量监督和专业产品配送,提供禽产业金融产品,直至对接终端消费大市场,从消费端产品需求出发,并以此反推禽业的“种、料、病、管、养”,追本溯源的全产业链管理势在必行。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认为,企业要积极实施一体化模式,实现政府与企业联动,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全国蛋鸡产品价格和原料以及其他生产资源价格的跟踪、报告和管理,准确预报价格趋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产品行情预报,疫情预报及处置。用终端数据管理来倒推养殖生产链条,实现对产业运营风险有效控制,规避产业单一环节风险突发的不可控性。

        更多现代农业资讯请关注新思界农业频道!

关键字: 养禽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