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产区基层粮源收购进入尾声后,一场漫长的玉米博弈便在用粮企业和贸易商间展开。
截止2017年7月30日止当周,临储玉米累计成交量达到3921.8万吨。据市场估计出库量仅有4成多,大量玉米还未形成有效供给,从而推后供应压力。随着拍卖持续进行,成交价格也渐向底价靠拢,高成本支撑起的高市价面临基础被弱化。与此同时,拍卖仍以每周500万吨左右水平稳节奏进行,供应压力仍在增大。
地方储备粮在接连投放市场,天津、山东、吉林、贵州、云南、湖南、内蒙古等省份均有数量不等的陈粮拍卖,年份在13年或14年。2017年8月初,15年产玉米也现身市场。2017年8月1日,中储粮吉林分公司拍卖20.5万吨储备玉米,年份包括13年、14年、15年,其中15年产玉米数量为5483吨。
截至2017年7月底,南方局部地区春玉米已零星上市,质量优于去年、价格较去年基本持平。当前孝感地区春玉米净粮上车价格在1800-1820元/吨,周边厂家价格在1850元/吨左右,较临储陈粮价格偏低。后期销区春玉米将集中上市,对满足当地企业需求大有助益。当前饲企已将采购兴趣转向本地新粮,陈粮以前期合同到货为主,后期销区陈粮市场将受到较大冲击。
作为深加工企业聚集地华北地区,随着近期东北陈粮和当地库点一齐上量供给,深加工企业库存量明显上升,部分已经接近满库,收购以满足当天使用量为主。距离华北春玉米上市仅月余时间,按企业库存在20多天的情况来看,新粮供应前企业需求量已经不大,而供应量却呈增加趋势,所以后期企业压价意愿及能力增强。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从市场表现来看,贸易商似乎略占上风,因为2017年春节过后,国内玉米价格一路上涨。即使之前市场颇为忌惮的临储拍卖,最终也是以火爆开场的局面成为新的推涨力量。不过时至2017年8月初,随着供应渠道多元以及青黄不接时间的缩短,用粮企业将逐渐占有主动权。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年玉米行业投资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