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2017年8月初,豆粕“供强需弱”格局仍在加剧,国内豆粕整体价格走势因此欠佳。8月份是大豆最为关键的生长期,在天气炒作的环境下,豆粕短线难有深跌,但考虑到基本面压力,行情上行之路亦是不易。但是若国际大豆价格难摆脱高位震荡格局,那么国内豆粕价格也不会看得太低。
据了解,2017年7月24-30日,这一周沿海规模油厂豆粕库存量120万吨,而在此前一周110万吨。豆粕库存量不见下降,这是制约豆粕内弱外强的根本原因。不过随着豆粕基差不断深入人心,豆粕合同量始终维持高位。2017年7月24-30日,这一周豆粕合同量为436万吨,相比此前一周494万吨大幅下降,但是还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截至2017年8月初,大豆供应充足,油厂开机率虽略有下降,但主要因豆粕胀库停机,一旦胀库有所缓解,开机率将快速回升,加上终端需求恢复缓慢,油厂豆粕出货缓慢,忙于催提货,而经销商为加快出货,报价普遍低于油厂,抑制豆粕行情。不过,8月毕竟仍处于大豆生长关键期,天气炒作随时可能重现,这将给国内豆粕市场提供下方支撑。
2017年8-10月份,国内大豆市场将进入去库存化的过程之中。2017年年初到2017年4月底,豆粕市场呈现的是内强外弱。2017年5月份以后,市场发生着扭转,直到2017年8月初一直保持着内弱外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国内的大豆进口量大幅增长所致,而市场需求一般。另外2017年上半年豆油价格从2016年年底高点一直在回落,体现在油粕比不断下降,令折算的豆粕理论成本居高不下,也是造成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与理论成本间价差高位运行的原因。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在国际大豆市场高位运行的时间段,容易对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形成支撑。国内豆粕市场随着去库存化的过程,内弱外强的格局有望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对中远期的豆粕价格带来利好,因此新思界建议对于8-10月份提货的豆粕基差合同结价的份额要提高。
新思界为您提供《
2017年豆粕项目商业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