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农业 > 聚焦 >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助推吉林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2017-08-16 14:36      责任编辑:位南风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助推吉林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干旱缺墒、黑土流失、秸秆焚烧、大气污染、地力下降、土壤板结是传统农耕带来的巨大危害,更是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制约现代农业建设及农民增收致富的突出障碍。而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破解这一难题,助推吉林农业绿色循环发展。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以保持水土为核心,通过免耕、少耕、作物秸秆地表覆盖等技术手段,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三少两高”,即少动土、少裸露、少污染、高保蓄和高效益。
 
  为了让垄作地区的农民用上保护性耕作技术,吉林省农委组织相关科技人员深入研究探索、典型试验,一举成功推出了平作等行距、平坐宽窄行,垄作等行距和垄作宽窄行两类四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模式,有效解决了不同区域、不同农户、不同习惯的农民接受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难题,也扫清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快速推进中遇到的障碍。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7年8月,吉林省2017年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面积已达到了1082.4万亩,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所必备的专用免耕播种机有13962台,有德邦大为、北大荒众荣、东辽大元等近三十个品牌供农民选择。除此之外,吉林省研发生产的“吉林康达”“农安恩达”等专用深松机械也成为了领航国内深松机市场的高性能、高端产品。
 
  新思界产业分析师认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以助推吉林农业绿色循环发展,因为其明显增加了土壤含水量,能够蓄水保墒;大大减少了降水对表土的冲刷,能够降低风蚀水蚀;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能够培肥地力;明显增加了土壤孔隙度,能够改善土壤结构。除此之外,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还节省了清理秸秆、整地起垄、浇水等程序,降低了能耗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7-2020年中国循环农业市场调查及行业分析报告》!
关键字: 机械化 绿色循环发展 保护耕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