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强牧惠牧政策持续发挥作用,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草原政策工程深入贯彻实施,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加快转变,草原牧区牧民收入增幅稳中有升,牧区发展、牧业生产和牧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的2017年,这五年来,仅中央财政投入的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就超过1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100亿元,在13个省区连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投入20亿元资金,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进行沙化草地治理;退耕还草投资标准大幅提高,投入23亿元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项目。此外,我国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快落实,截至2017年8月,全国已划定基本草原35亿多亩,约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58%。
在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草原工作重点要从多方面发力,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要按照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制度体系要求,明确草原所有权确权,继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的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积极开展草原资源清查,实施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加强对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的监管,严格草原用途管制、建立完善草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重点任务。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草原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事关国家生态安全、民族边疆稳定和农牧民生产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各级草原监理机构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明确草原改革发展新任务,健全依法治草制度体系,强化草原监理机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草原监督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草原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