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指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一般是真菌中能形成大型子实体或菌核并能供食用的种类。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金针菇、杏鲍菇、真姬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2012-2016年,在家庭消费的稳定增长的拉动下,中国食用菌的需求量由2591万吨增长至3465万吨。
食用菌生产情况分析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国,食用菌产量占全球的70%左右,目前可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有60多种,主要包括香菇、黑木耳、平菇、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杏鲍菇、真姬菇、茶树菇、滑菇、银耳、秀珍菇、草菇、鸡腿菇等。其中,香菇产量最大,占比为25.5%;其次为黑木耳,占比为19.3%。
从生产区域来看,河南、山东、黑龙江、河北、福建、吉林、江苏、四川、湖北、广西是中国食用菌的生产大省。其中福建、江苏、山东的食用菌生产企业数量最多,合计超过400家。
从产量来看,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7-2022年食用菌市场行情监测及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2012-2016年,中国食用菌的产量增速波动较大,在4.2%-12.3%之间。2012年,中国食用菌的产量为2637万吨;2016年,中国食用菌的产量为3516万吨。
从生产模式上来看,中国食用菌的生产模式主要有“传统农户型”、“企业+农户型”和“工厂化生产型”等三生产模式。“传统农户型”是食用菌行业的初级生产模式,进入和退出壁垒都较低,但是生产技术差、销售渠道窄、抵御市场风险弱,该种模式食用菌产量占比在不断降低。企业+农户生产模式很好地解决工厂人手不足、设备昂贵、场地有限等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农户生产技术落后、生产风险大等问题。但企业受农户制约,产量波动性较大,产品质量也比较不稳定。
工厂化生产模式实现了食用菌的机械化、标准化、周年化生产,基本解决了环境安全、食品安全等问题,实现了农业生产循环利用最大化,是未来的主流发展方向,但这种模式对管理能力、技术、资金的要求都较高,进入壁垒高。2016年,工厂化模式生产的食用菌占食用菌总产量的比重为7.31%。
投资趋向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随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用菌需求量将进一步提升,食用菌的产量也将不断增长,工厂化食用菌产量占比未来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另外,从消费需求是来看,食用菌在餐饮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渐增大,食用菌在各类保健品、辅助疗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将成为食用菌提升附加值的主要方向,食用菌保健品未来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