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三大问题,其中水资源是各种资源中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将显得更为突出,水资源将日趋紧张。为应对水资源紧张和缺乏,世界各国都大力发展节水产业,提倡节约用水。节水灌溉是世界灌溉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缓解水资源危机和实现高效、精准农业的必然选择。
世界上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最好的国家是以色列,目前80%以上的灌溉面积使用滴灌技术。以色列的耐特菲姆、普拉斯托等多家节水灌溉公司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此外,其他国家如瑞典、英国、奥地利、德国、丹麦、匈牙利、捷克、罗马尼亚等国家,喷灌和滴灌面积占灌溉面积的比例都达到了80%以上。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被列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之一。根据我国《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显示,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3,远低于发达国家0.80的平均水平。我国节水灌溉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节水灌溉技术及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阶段,我国政府开始从欧美、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引进喷灌、滴灌技术和这一类灌溉系统的生产设备,这个阶段我国的节水灌溉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除少数与科研单位合作参与研发制造和试验的工厂以外,生产喷微灌产品的企业很少;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0世纪末,节水灌溉技术推广、节水灌溉行业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国内水资源的普遍匮乏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水肥技术以及其他更为优良农业技术的采用,国家开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并逐年加大力度。在这个阶段,我国的节水灌溉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初期的市场;
21世纪初至今,市场竞争趋于激烈、行业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国内从事节水灌溉产品制造和工程建设的企业约有500家,导致节水灌溉产品的供需市场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从全球节水灌溉设备行业来看,以色列、美国等国家在研发和制造领域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期垄断了世界上高端节水设备的生产。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十三五”期间灌溉服务行业发展环境预测及投资策略分析研究报告》显示,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是:目前,节水灌溉行业内的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行业集中度不高。国际节水灌溉巨头由于价格上处于劣势,已逐步退出国内中低端节水灌溉市场的竞争,在高端节水灌溉设备市场形成一定的垄断优势,国内节水灌溉龙头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上不断进步,已经能在中端产品领域赢得竞争并向高端产品市场发起挑战。
中国节水灌溉设备行业的整体竞争格局分析
资料来源: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整理
近几年,国家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力图提高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喷滴灌耕地面积,必将对节水灌溉设备产生较大的市场需求。国家各部门发布的节水灌溉产业政策主要包括:《水利改革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年)》、《全国灌溉发展总体规划》、《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等。根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到2020年以前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喷微灌)2.88亿亩。
新思界
行业分析研究员表示,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时空分布不均,且人均水资源不足。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5%。预计到2030年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60立方米,逼近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严重缺水警戒线,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因此,节水灌溉的需求前景较好,节水灌溉行业将会面临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