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重视膳食结构的改善,乳制品的消费需求量呈明显上升趋势。2018年中国乳制品消费量接近3000万吨,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仍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从国际人均人均乳制品的消费量来看,中国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有较大的差距;与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国家印度相比,也处于相对偏低。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善,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将进一步增加。
从国内乳制品消费区域分布来看,由于中国城市与农村较大的收入差距,饮食习惯不同,物流配送水平有限,城镇居民乳制品消费明显高于农村居民,长期以来是中国乳制品消费的主体。中国农村居民牛奶消费总体水平仍然不高,未来随着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善,乳制品生产企业将重点布局农村市场。另外随着国内城市化水平的逐步提高和老龄人口的增加,乳制品以其营养丰富吸引着更大规模的消费群体,人均乳制品消费量将以更快的水平提高,乳制品行业发展潜力较大。
由于之前三聚氰胺等一系列事件影响,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的规范性更加重视,且加强了对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奶源建设、行业准入门槛、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管理,提高了行业门槛,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品质量。质量安全准入政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市场恶性竞争状况有所缓解,但行业内企业数量依然较多,市场竞争激烈。
新思界
产业分析师认为,虽然目前中国乳制品行业仍然存在着,企业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国内各个地区消费差异性较大等问题,但未来中国乳品行业的问题将逐步在发展中通过中型企业规模化、小企业破产或被兼并等方式被逐步解决,市场集中度稳步提高。
部分大型乳制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加强对奶源以及销售渠道的控制,乳制品类小企业经营难度增加,数量会进一步下降。企业数量的相对减少会逐步减少乳制品行业恶性竞争,使企业集中精力提升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更好地满足终端市场的需求,解决行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