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营养价值高,富含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且易于大规模种植,价格亲民,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大众水果。苹果原产于欧洲中部与东南部、中亚西亚、中国新疆等地,经过不断发展,现阶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地,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50%以上。
苹果是我国出产的重要水果品类,2010年以来,我国苹果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产量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整理,2017年,我国苹果产量达到4139万吨,达到顶峰;2018年,我国苹果产量出现下滑,为3923万吨,下降幅度为5.2%。尽管2018年我国苹果产量下降,但仍是全球最大的苹果产出地。
我国苹果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环渤海两大地区,陕西、山东、河南、山西、甘肃五省苹果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78%。其中,陕西和山东产量占比最大,分别达到25%和23%。我国大力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地集中度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苹果生产区域逐步向黄土高原与环渤海地区靠拢。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苹果产量庞大;我国优质苹果种类较少,品种较为单一;劳动力成本以及农药、化肥等原料价格不断增长,在以上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我国苹果市场竞争激烈,利润逐步下滑。在消费升级趋势下,我国苹果供给与消费需求出现结构性供需不平衡状态,优化果园种植结构、培育新品种、提高苹果质量成为行业发展必然趋势。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中国苹果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2019-2024年投资可行性咨询报告》显示,我国政府对农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视度不断增加,苹果产业在栽培技术、培育技术、土壤改良、市场建设等方面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优质果率大幅提升,竞争力不断增强。此外,我国苹果深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发展,苹果汁、苹果醋、苹果酱、果脯、罐头等深加工产品种类不断增多,也成为苹果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产出国,同时也是重要的苹果出口国。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以及产出量庞大,在消费升级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苹果种植逐步向优势产地靠拢,种植结构不断优化,苹果质量不断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有利于我国苹果出口市场发展。同时,我国苹果深加工产业也在不断发展,推动了苹果产业规模不断扩张。总的来看,我国苹果市场未来发展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