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是苜蓿属植物的通称,俗称金花菜,是一种多年生开花植物。苜蓿种类繁多,多是野生的草本植物,中国产的苜蓿主要有三种,其中最著名的是作为牧草的紫花苜蓿。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苜蓿草产地主要集中在美洲及欧洲,从国家来看,主要苜蓿种植国家为美国、西班牙、中国、阿根廷、俄罗斯、意大利、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随着全球乳业的不断发展,全球苜蓿供需规模持续扩大,根据新思界发布的
《2019-2023年苜蓿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苜蓿产量增长到10050.4万吨,消费量增长到10028.1万吨。
苜蓿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牛奶质量的提高及减少牧草进口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地在发展苜蓿时缺乏科学规划,苜蓿种植、耕作、加工所需的设备、品种不配套,以及农艺、观念跟不上,在发展现代苜蓿产业中出现投入资金和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同时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以种植苜蓿为名圈地的现象。所以行业的竞争非常混乱,市场集中度非常低,即便是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比也非常低。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但与奶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当前我国苜蓿进口依赖度仍然很高。2014-2016年期间,随着我国奶业振兴规划的深入实施,我国苜蓿需求量大增,产品进口量不断增长。但2017-2018年期间,随着国内苜蓿供应量的提高,以及贸易环境的恶化,我国苜蓿进口量有所减少。
我国苜蓿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是美国,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苜蓿生产国,苜蓿品质、价格和规模优势明显,从美国进口的苜蓿产品占进口总量的90%左右。2018年以来,受中美贸易战影响,从美国进口的苜蓿数量和金额大幅下滑,但进口苜蓿美国统治地位仍然难以撼动,当前占比仍在80%以上。
中美贸易战以来,我国正在积极寻求美国苜蓿的替代品,开发新的进口来源地。来自西班牙的进口苜蓿上涨明显。西班牙苜蓿2014年底开始进入我国,2015年占比11.2%,2016年断崖式下跌,2018年重获青睐占比12.4%。新获批来源国包括意大利(2019年3月)、南非、哈萨克斯坦(2018年12月)等。此外,加拿大、阿根廷、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苏丹等国家保持少量对华出口。
从进口港口来看,天津、大连及长三角口岸是苜蓿主要进口口岸。从税率来看中美贸易战展开后,中国对原产自美国的苜蓿加征25%的关税,而此前我国对从美国进口的苜蓿关税为5%。
新思界
投资分析师指出,长远来看,中国对于苜蓿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在中国百姓的饮食结构中,乳制品、牛羊肉等产品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奶业、畜牧业的发展使得养殖过程中对于高蛋白饲料的消费日益增加,需求也持续走高,作为高产优质饲料的代表,市场对于苜蓿的需求量将有增无减。由于中国苜蓿主要应用在奶牛的养殖方面,奶业的高效、稳定发展离不开苜蓿这类高质量的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