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转基因种植产物为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其中在2019年全球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达到6100万公顷,占据种植玉米总面积的35%左右。由于我国对于转基因产物的种植监管、审批较为严格,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国内转基因种植物逐渐从非食用到间接食用到食用,目前国内种植规模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为抗虫棉和抗病番木瓜。在2020年我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解决转基因种子问题,促进转基因作物逐渐向可使用方向发展,将加快我国转基因玉米行业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0-2025年中国转基因玉米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玉米种植面积以及产量较高,除了作为食品食用以外,还可以用作畜禽饲料,近几年我国畜禽养殖业逐渐向规范化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对于玉米需求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农业自动化程度较低,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预计2020/21中国玉米播种面积4000万公顷,同比下降0.1%,产量约为26300万吨,同比下降0.1%。当前国内玉米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局面,预计到2020/21我国玉米供需缺口2500万吨。
除却受土地、环境等影响,玉米产量还受虫害影响,近四年来草地贪夜蛾逐渐向我国扩散,在2020年草地贪夜蛾重发态势明显,形势较为严峻,涉及领域有西南、华南、长江中下游、江淮等区域,发生区域占据玉米种植面积的82%左右。基因玉米能够有效防治草地贪夜蛾,因此我国转基因玉米需求紧迫。
就发展来看,预计随着转基因玉米种子上市,预测最终推广面积可达到4亿亩,则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规模可达到110亿元左右。转基因玉米种子的研发技术门槛较高,当前在该领域布局的企业有大北农、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登海种业、瑞丰生物科等,其中大北农、瑞丰生物科已有产品进入审批,转基因玉米的商业化进程已渐行渐近。
新思界
产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对于转基因作物审批较为严格,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转基因作物逐渐从非食用到食用,转基因玉米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受生产环境、虫害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玉米供应存在缺口,因此未来转基因玉米发展空间较大。转基因玉米种子的研究门槛较高,国内有多家企业布局,但尚未有产品实现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