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原名落花生,又名“长生果”、“泥豆”、“番豆”等,是我国产量丰富、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美洲这三大区域,合计占据着全球花生总产量超过99%的比重;其中亚洲地区的花生产量最多,占比接近70%,主产国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缅甸。而中国,正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大花生种植和生产大国。
作为一种食药同源作物,花生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食疗价值。具体来看,花生中含有25%-35%的蛋白,且不含胆固醇,其营养价值在植物性蛋白质中仅次于大豆蛋白;另外,花生果实还含有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E、维生素K,以及矿物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也包含有着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儿童骨骼发育、降低胆固醇、增强记忆力,预防肿瘤、延缓人体衰老等方面有着明显效果。因此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的逐渐提升,我国花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发展迅速。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1-2025年花生种植行业市场供需现状及行业经营指标深度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国是全球范围内第一大花生种植和生产大国,自2011年以来,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9年,国内花生种植面积达到了463.3万公顷,同比增长0.3%;同年,我国花生产量也随之增长到1752万吨,同比增长1.1%。在此背景下,国内花生单位面积产量也随之提升,发展到2019年达到了3781.1公斤/公顷,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总的来看,在农业政策、科技进步和种植效益的大力推动下,我国花生产业发展趋势仍向好。
从产业分布情况来看,种植花生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且技术要求并不高,在近年来成为我国农民提高经济收益的又一手段。在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为中部地区,其产量也占据着全面接近50%的比重。其中,河南、山东是中部地区内花生产量最多的省市,同时也是整个国家花生产量最多的省市,合计产量达到了861.5万吨,占据着全国花生总产量的50%。可以看出,我国花生种植产业分布较为集中。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花生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有着促进细胞发育、提高智力、抗老化、防早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及消费能力的逐渐提升,我国花生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花生种植和生产大国。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花生行业的深加工技术仍处于较低水平,本土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深加工技术,来不断提升花生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升企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