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育种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得具有相应性状品种,与传统育种方式相比,转基因育种具有周期短、抗性好、单产高、作物准确性高等优势。转基因玉米是一种转基因作物,我国是玉米种植和消费大国,由于下游需求持续攀升,玉米市场供不应求,部分需求仍依赖进口,发展转基因玉米行业,不仅可缓解玉米市场供不应求态势,还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在国内,玉米主要用于食品食用、饲料、工业原料,2021年,由于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种植效益提升,我国玉米播种面积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玉米播种面积为6.5亿亩,同比增长5.00%。尽管玉米播种面积扩大,我国玉米市场仍供不应求,进口量保持高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玉米累计进口量2835.7万吨,同比增长151.08%。
转基因玉米是全球四大转基因种植品种之一,在全球粮食供需偏紧背景下,全球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由于国内转基因作物审批严格,转基因玉米市场尚处于培育期。2022年是我国转基因玉米商用元年,随着《国家级玉米品种审定标准(2021年修订)》、《种子法》等政策修订与实施,转基因玉米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2-2026年中国转基因玉米行业应用市场需求及开拓机会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不断扩大,转基因玉米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预计随着转基因玉米上市,其最终推广面积将达到4.0亿亩以上,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在国际市场上,转基因玉米企业主要有陶氏杜邦、德国拜尔公司、瑞士先正达公司等。现阶段,国内从事研发转基因玉米的企业和机构有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北农、杭州瑞丰、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奥瑞金种业等。总体来看,转基因玉米市场相对分散,行业内尚未出现龙头企业,先布局企业有利于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我国玉米市场供不应求,玉米进口量处于高位,转基因玉米市场发展空间广阔。由于审批严格,目前我国转基因玉米市场仍处于培育期,但近年来,多项利好政策发布,将助推转基因玉米商业化进程加快。我国转基因玉米市场布局企业较多,但尚未出现龙头企业,先获批企业具有更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