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育种是一种先进的育种技术,通过对单一或多个目标基因进行定点编辑来定向改良物种的经济性状,并最终获得可以规模化种植或养殖的新品种。相比于传统育种方法,基因编辑育种具有育种周期短、育种效率和精确性高、可定制化、抗病虫能力强等优势。
目前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代,分别为第一代锌指核酸酶(ZFNs)技术、第二代转录激活样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s)技术、第三代CRISPR-Cas9技术。CRISPR-Cas9技术具有成本低、周期短、操作简便等优势,是目前主流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生物医学、遗传疾病治疗、动物模型构建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在生物育种领域应用深入,基因编辑育种产业迎来了发展机遇。
得益于监管政策的逐步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我国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进程正加快。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2023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评审细则(试行)》。我国首个高品质基因编辑大豆于2023年4月获得安全证书,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基因编辑育种研究热情和产业发展。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8年中国基因编辑育种市场行情监测及未来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显示,在政策放宽、技术赋能等因素推动下,基因编辑育种已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赛道,目前国内外基因编辑育种市场布局企业已达百余家,包括美国Editas Medicine公司、美国Pairwise公司、Calyxt公司、Benson Hill公司等国外企业,及山东舜丰生物、清原农冠、隆平高科、大北农、博瑞迪生物、弥生生物、未米生物等国内企业。
我国基因编辑育种相关企业数量多,基因编辑育种学术论文量、科研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在产业化方面与国际领先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为大部分企业研发能力弱、成果转化缓慢、先进技术应用少等。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基因编辑育种是一种极具潜力的育种技术,市场空间可达千亿级。相比于欧美市场,我国基因编辑育种产业化进程较为缓慢,但基于全球领先的基因编辑技术、庞大的生物育种需求、不断完善的监管政策和高昂的投资热情,我国基因编辑育种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