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制品,即以藤类植物的茎干为原料,通过巧妙的编织工艺制作出的实用品和工艺品。这些制品以其独特的自然质感和精湛的编织工艺,深受消费者喜爱。藤编工艺历史悠久,尤其在东南亚和中国的一些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藤编制品具有多重特性。首先,它们透气性强、手感清爽,冬暖夏凉,特别适合用于家具制作,如藤椅、藤桌等。其次,藤编制品坚固耐用,经过蒸煮、干燥、漂色等工序处理后,不仅不易变形,还具有防虫防蛀的特性。此外,藤编制品可降解、环保,符合现代人对绿色生活的追求。同时,藤编造型多样、美观,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我国藤编制品行业的产业链相对完整,涵盖了原材料种植、采集、编织、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在原材料方面,藤类植物生长周期长,且受自然环境和政策因素制约,导致原材料供应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销售方面,可分为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线下主要包括实体店、家居卖场、工艺品店等,这些渠道可以让消费者直接接触和感受产品,但运营成本较高。线上主要涉及淘宝、京东、拼多多以及直播带货平台(如抖音等)。
我国藤编制品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企业纷纷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来提升市场竞争力。以翡翠家俱(惠阳)有限公司、杭州新南藤竹制品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企业,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传承、精湛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设计理念,在国内藤编制品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一些小企业和作坊虽然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也在积极寻求差异化发展路径,通过独特的设计和工艺吸引特定消费者群体。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4-2029年藤编制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近年来,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关注度和需求不断提高,而藤编制品以天然藤条为原材料,具有绿色环保、可再生的特点,符合现代消费者对环保的追求。在此背景下,中国藤编制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长率受到产品价格、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呈波动变化。2023年,中国藤编制品行业市场规模为18.64亿元,增长率为5.97%。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消费者对环保、可持续产品的青睐,藤编制品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藤编的家居用品、装饰品、工艺品等将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在家庭装修中得到广泛应用,还能在商业空间、酒店、民宿等场所的装饰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中国的藤编制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际贸易的不断加强,藤编制品的出口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国内企业可以通过与国际品牌的合作、参加国际展会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拓展国际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