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芽糙米是先将稻米发芽至一定芽长,然后再加工得到的由幼芽和带糠层的胚乳所组成的制品。发芽糙米不仅增加米粒的营养含量,还使发芽制品具有了一定的特殊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谷芽(发芽糙米)有“甘平、健胃、开胃、下气、消食之功效,助消化而不伤胃气。”
发芽糙米的规模化生产及消费始于日本。日本民众对于发芽糙米及其功效有较高的认知度及认可度,加之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促进了日本发芽糙米市场发展,并诞生了AJICCP、初日玄米株式会社等多家发芽糙米生产企业,使得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发芽糙米生产国。另外,中国台湾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将稻米作为主食,有着较长的稻米生产及消费传统,存在较好的发芽糙米消费及生产基础,发芽糙米消费量较大。
发芽糙米作为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稻谷加工食品,引入国内市场有20年左右的时间,但在国内未大范围流行开来,市场渗透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有:(1)生产及销售企业不多,宣传和推广投入有限,市场教育不足,导致发芽糙米认知度不高,消费者对于发芽糙米营养价值及食用功效知之甚少,削弱了消费者购买积极性;(2)销售渠道不完善,导致发芽糙米难以更充分的触达更广范围的消费者,如作为国内发芽糙米头部企业——湖南米米梦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线下销售渠道仅限于湖南及周边地区,近年来,借助日渐完善的物流体系及电商平台的崛起,公司销售范围才拓展至全国市场;(3)发芽糙米零售价格远高于普通白米,且消费者需要时间去适应其口感,导致消费者对于发芽糙米接受度不高。据新思界发布的《
2025-2030年发芽糙米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发芽糙米市场需求量仅约2000吨。
新思界
分析人士认为,相比于日本,中国发芽糙米行业发展较为滞后。首先,由于资金及技术壁垒不高,国内规模化发芽糙米企业较少,甚至存在部分作坊式生产单位,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其次,虽有企业涉足发芽糙米生产领域,但诸多企业生产状况不佳,如头部企业湖南米米梦工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产能利用率不足,东方粮仓有限公司甚至退出产品生产;再次,行业企业的市场推广投入不足,销售渠道覆盖能力较弱,近年来,基于电商平台进行销售,使得发芽糙米行业销售渠道不完善的情况有所改观,但电商平台在发芽糙米重要消费群体——中老年消费者中渗透率相对较低,发芽糙米行业相关企业仍有必要逐步完善线下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