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作为关键支撑,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半固态储能电池是指一侧电极不含液体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含有液态电解质的新型电池。其巧妙融合了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的长处,既具备固态电池在耐高温、安全性佳、充电速度快以及工作温度范围宽等方面的特性,又拥有液态电池较高的能量密度,这种“取二者之长”的特性,使半固态储能电池在储能应用中极具竞争力。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年半固态储能电池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显示,从产业发展来看,国内各地积极布局半固态储能电池项目。2025年3月,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富山工业园正式投产。该产线作为广东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总规划年产能达6GWh,预计年产值可达20亿元,且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大容量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产品的量产。这一成果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落地的重大跨越,也为广东储能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从企业层面来看,以卫蓝新能源、国轩高科、赣锋锂业、孚能科技、太蓝新能源、清陶能源等为代表的国内企业在半固态储能电池领域积极进取,不断取得技术突破与扩张产能。例如,卫蓝科技为蔚来提供半固态储能电池电芯,助力其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国轩高科开发出单体能量密度达360Wh/kg的半固态储能电池,展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强劲实力。
从市场应用来看,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半固态储能电池的重要应用场景。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安全性能和充电效率要求的日益提高,半固态储能电池凭借自身优势,获得了众多车企的青睐。2024年,岚图追光、智己L6、蔚来ET7等多款搭载半固态储能电池的新车陆续上市,市场反响热烈,订单量持续攀升,显示出消费者对这一技术的高度认可与期待。
储能领域同样为半固态储能电池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2024年,我国多个半固态储能电池储能项目顺利实现投运、开工或并网。例如,乔治费歇尔金属成型科技(昆山)有限公司4.5MW储能项目采用清陶能源280Ah半固态磷酸铁锂电池。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充分验证了半固态储能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可行性与稳定性。
新思界行业
分析人士表示,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以及政策的持续推动,半固态储能电池在中国市场有望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推动能源产业向更加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