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指通过人工控制,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将较轻原子核结合成较重原子核,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技术。可控核聚变具备能量密度高、绿色环保、安全可靠性高等优势,在电力系统领域拥有潜在应用价值。
可控核聚变主要原材料包括重水、Li6、氘燃料、氚燃料、高温超导ReBCO带材、金属钨以及金属铜等第一壁材料。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我国第一壁材料以及高温超导材料市场空间持续扩展,这将为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包括磁约束核聚变以及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磁约束核聚变为可控核聚变主流技术路线,其利用磁场强度来约束高温等离子体,进而实现核聚变反应,托卡马克为该技术路线使用的主要装置。随着本土企业持续发力,我国托卡马克市场国产化进程有所加快。2024年6月,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该装置由我国能量奇点公司自主研发和设计。
可控核聚变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7台,装机容量为59431.7MWe。可控核聚变作为清洁能源技术,能够为核电站持续提供能量。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
2025-2030年可控核聚变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未来随着核电行业景气度提升,可控核聚变商用化进程有望加快。
2022年8月,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及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到要用5-8年时间改善电力装备供给结构,加快推进对于可控核聚变等核电新技术的研究。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受市场前景吸引,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可控核聚变行业研发赛道,主要包括精达股份、中国核电、国光电气、东方电气、弘讯科技、雪人股份以及永鼎股份等。国光电气具备聚变堆全尺寸真空室自主研发及生产实力,目前已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科研机构达成合作,将共同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及相关装置。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可控核聚变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技术,在核电领域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布局可控核聚变行业研发及应用赛道。未来随着研究深入、技术进步,我国可控核聚变行业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