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基因治疗市场规模超千亿 资本竞相追捧

2015-12-01 13:47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基因治疗市场规模超千亿 资本竞相追捧
 
        进入新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基因检测与治疗、干细胞治疗、3D细胞打印技术等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并将为新阶段人类生命健康需求提供新手段和新途径。基因治疗是目前全球最热点的生物治疗方法之一。

        据了解,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规模已达3万亿元,2020年将达到8万亿元,而基因治疗本身就有千亿级的市场规模,值得资本参与。医疗健康产业研究人士称,基因治疗今年得到疯狂发展,在生物治疗里面是主流发展方向。

        生物治疗研究是一种典型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开发出药物治疗疾病。基因治疗的基本方法包括体外干扰及体外改造细胞(基因修饰)再回输体内两种。近年来,投资基因治疗的资本每年翻倍,今年预计达到12亿美元。基因治疗公司也随之受到欧美投资者热捧。

        如今,基因治疗在欧美国家受到认可,欧洲、俄罗斯等国已经批准一批临床基因治疗药物,这个月美国又刚批准了一项基因治疗药物上市。

        国内有近30家公司正在开发基因治疗药物。而有意或已经对生物治疗投入巨资的上市公司则是有增无减。不过,目前开发出的药物并不多。已上市的药物中不到10%是生物药物,而开发的基因药物只占生物药物的25%左右。

        问题是,出于对当期与远期、风险与收益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投入基因治疗前期项目的资本并不多见,这从一定程度上使得基因治疗变成“有钱人的福利”。比如,美国一位胰腺炎患者,注射一针基因治疗药物的费用约为140万元人民币。而荷兰生物技术公司UniQure2013年推出的西方首个基因治疗药物Glybera,每名患者的花费将高达120万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昂贵、市场难普及并不是投资方面对的惟一市场风险,潜在的风险还包括投资方与科研团队的合作方面。

        深圳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今又生”是2003年被深圳市批准上市的药物,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投入市场的基因药物。但其创始人彭朝晖因产品研发和生产缺乏后期资金支持而一度陷入困境,2006年10月引入投资方后,却与投资人展开了长达8年的专利诉讼,赛百诺也因此停步不前。

        行业分析人士称,生物医药产业是个高投入、高风险的领域,新药的开发成功率约为万分之一,通常一个药从开发到顺利产业化至少要花12年,很少有风险投资能支持这样长期、巨额的投入。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各类资本可以分工合作。比如多层次融资模式设计,一个项目可以分成不同周期、不同风险预期、不同回报要求来吸引天使轮、A轮、B轮等不同的资本。

        尽管如此,在过去两年内,大量的基因治疗公司创立,并很快上市,快速的是6个月就上市。而过去医药公司上市需要20年的时间。

        目前,国内已有十余家基因治疗概念股及诸多非上市公司受到资本追逐。比如,基因测序龙头企业华大基因一直有资本推动往A股攀登;仟源医药通过收购杭州恩氏基因进入基因保存领域。

        医疗行业分析师表示,从全球看来,生物医药都是回报率最高的行业之一。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规模近600亿美元,今后5年增速预计15%,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三到四倍,其中基因测序行业增速将超过20%。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