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医改持续推进 市场格局有望重新划分

2015-12-04 12:48      责任编辑:杨悠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医改持续推进 市场格局有望重新划分
 
        医改进入深水区,行业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化,包括政策的变化、药品结构的变化以及新的行业风口的变化。“十二五期间,医药产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双出现增速下滑,预计2016年增速还会进一步降低,主营收入增速预计在11%左右,利润总额增速在7.5%左右。”未来医药行业增长将回归到10-15%的新常态,而新的行业运行规则和结构性机遇正呼之欲出。
 
        目前,旧的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医保控费背景下老产品在一轮轮招标降价过程中竞争力逐渐趋弱,尤其是以辅助用药为传统优势品种的企业,在业绩和估值上面临压力。一系列政策的推进,考验企业的研发实力,具备扎实创新能力的企业有望取得优势,药品市场格局将重新划分。
 
        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创新近年来十分活跃,有关的审批程序改革也已开展。比如申请人在中国拥有产品核心技术的发明专利、相关产品的工作原理或者作用机理为国内首创,产品安全性或有效性与相关产品具有显著的优势等等。越来越多的器械公司借助自身产品的用户黏性,开始向新的业务领域进行拓展,如慢病管理、远程诊断、康复医疗等。
 
        此外,在医药产业近几年发展中,并购已成行业主旋律,企业通过定增融资也加快了并购速度。如今已近2015年末,在年末资金收紧的惯性背景下,医药板块却涌现出红火的再融资热潮。分析人士表示,从需求端来看,企业有动力通过外延式发展延续自身成长;从供给端来看,在前期IPO进程缓慢、行业政策和竞争压力之下,中小企业也需要借助更大的平台获得资源优势。综合来看,由于需求旺盛、供给充足,医药行业并购有望长期活跃。总体而言,2016年医药产业的并购金额肯定会超过2015年。
 
        行业分析师表示,在行业的旧格局的变化下,医药企业可能通过新产品、新模式、新产业等方面在原有的业务上进行创新,重新划分国内医药市场的格局。
 
        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7年中国医药行业全面市场调研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医药行业出现三大机会。
 
药品领域的结构化改变
 
        创新药、生物制药、高壁垒仿制药依然充满潜力。现有结构由中成药、化学药品、制剂原料和其他四类构成。预计今后,创新药、生物制药和高壁垒仿制药将会面临机遇。
 
        随着招标进展加快,在近几年的招标间隔期获批品种多的企业,将借招标导入市场,终于迎来新品种放量的机会。很多重大医疗技术的突破都需要新的生物药品配合,生物制药行业前景可观。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初发布的《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优先采购达到国际水平的仿制药。这是对高品质仿制药的认可。
 
企业要走国际化道路
 
        药企国际化将是大势所趋,几年,我国医药出口低速增长,药企已不再满足于单一的产品出口,而开始选择从更多方面、采取不同的路径、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去走好国际化之路。随着国内医药公司现有业务和组织架构逐步理顺,外延式并购将成为药企国际化的主旋律。
 
新技术新模式引领未来
 
        医药电商、互联网慢病管理、精准医疗在今后仍是医药产业的风口。许多传统药企开始发力医药电商领域,随着处方药放开等政策的落地,特别是医药分开和电子病历等的推进,医药电商将会真正爆发,传统医药批发采购也将实现大变革。
 
        此外,互联网慢病管理也将是医药行业拥抱“互联网+”的新方式。慢性病患者占用过多医疗资源的现状,近年来呼吁“按需分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互联网+”或将推进“按需分流”。
 
        自从美国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纷纷将目光投向了精准医疗。据预测,2015年全球精准医疗市场的规模大概达到了600亿美元,在今后五年中,年增速预计在15%左右,是医药行业整体增速的3到4倍。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