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四大类医械受政策支持 手术机器人位列其中

2016-03-08 18:49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四大类医械受政策支持 手术机器人位列其中
 
        医疗行业是一个与政策紧密相关的领域,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推动和扶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5日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这份规划纲要草案在23个专栏中提出160多项重大工程和项目,而在这100多个“高精尖缺”大项目中,中国医疗器械数了数,涉及医械圈的有四类,“手术机器人”位列其中。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涉及医疗器械的有4类,分别为大力发展手术机器人;研制核医学影像设备、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无创呼吸机等高性能医疗器械;开发应用具有中医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培育可穿戴设备成为新增长点。其中,手术机器人成为亮点。

        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手术机器人行业“十三五”发展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显示,手术机器人即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有用的机械化帮助的机器人,它们不能自己进行手术,但在微创手术中可以实现对外科仪器前所未有的精准控制。

        目前,关于机器人在医疗界中的应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外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方面。其中,外科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应用范围最广且最具前景,其提供的强大功能克服了传统外科手术中精确度差、手术时间过长、医生疲劳、和缺乏三维精度视野等问题。外科手术机器人是集医学、机械学、生物力学、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诸多学科交叉的新型研究领域。

        但我国目前几乎国内所有公立、民营医院所应用的机器人都是进口产品。直觉外科公司还凭借“达芬奇机器人”成为最大赢家。数据显示,从2006年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国内至今,截至2015年12月,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十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去年共完成手术11445例,历年总计完成手术22917例。在美国,2007至2013年间有170万名病人进行了机器人手术。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在2018年,全球医疗机器人的销量会达到约4000台,从2014年起,未来4年内平均每年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34.45%,在中国这一数字会更加好看。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随着政策扶持加码,对于国内的医械企业来说,谁能率先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术机器人设备,谁就将占有市场先机。未来,手术机器人将向三个方向发展,即个性化、远程化、智能化。

个性化

        在使用机器人手术时,器械在患者体内的引动速度,移动范围都需要更为精确地计算。在多个机械臂协同手术时,如果协调路径达到小空间内互不干扰尤为重要。因此,提高工作空间分析与路径规划能改善手术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手术机器人的技术目标是把手术前的信息和手术中导航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手术操作可以高精度完成工作空间和路径自动确定。所以。个性化成为手术机器人未来的方向,医生只需要按照患者体内的解刨图像来编辑手术操作流程,然后发出手术操作指令后监控手术完成。

远程化

        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合如医学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实现手术机器人的远程化,可以用虚拟现实技术使主刀医生在远程遥控的情况下完成手术。其实,早在2001年,美、法两国已经跨洋完成了世界首例远程胆囊切除手术。我国在2003年由北京海军总医院和沈阳医院合作,完成了全国首例异地遥控机器人手术。手术机器人的发展也将使外科医生间沟通和合作变得畅通无助,使得全球医疗技术快速提高。

智能化

        智能化也是手术机器人发展的方向,其中人机交互系统扮演着重要角色。动力反馈的研究开发可以使人机交互系统进一步完善。加入精细动作的动力反馈不但可以加强主刀医生的操作精准度,还可以通过软件设置为医生提供手术提示和报警,使手术机器人更为智能化。

        更多关于医药市场分析请关注新思界医药!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