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关店潮蔓延 2016年单体药店发展路在何方?

2016-03-30 21:14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关店潮蔓延 2016年单体药店发展路在何方
 
        2015年,对单体药店来说,是较为残酷的一年。一版的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于2015年6月25日颁布施行,直接导致一大批药店关闭。同时,医药电商的冲击和实体经营的高负荷成本,让实体药店不堪重负。数据显示,仅2014年,全国就有8万家单体药店消失。而2015年,关店潮仍在行业内进一步蔓延。依照业内部分药店的说法,仅在广东,就有数百家单体药店关门歇业。

        长期以来,单体药店被外界诟病最大的就是管理和服务。这是大部分单体药店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是国家鼓励发展连锁药店的重要原因。同时,外部的冲击也陆续而来。除了国家层面鼓励发展连锁药店,新版GSP政策就把一部分不具备条件的单体药店拦在门外。

        在新版GSP政策下,为规范市场,部分地区在新店审批及医保定点上向连锁药店倾斜,许多地区加大对单体药店的整治,包括停止审批新开单体药店。如2015年12月18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通州区新增产业的禁止和限制目录(2015年版)》通知,不允许新建及扩建单体药店。而此前在江西抚州、广东佛山南海均发布过停止单体药店审批的规定。

        除了政策方面,外部的威胁还有医药电商。自2012年起,医药电商发展壮大,其价格公开、便利等优势给实体药店带来了冲击,对单体药店也不例外,尤其是在保健品、计生用品等品类上。而在2013年,国家规定单体药店不允许在网上开店。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总之,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单体药店出现倒闭潮,还有部分企业加盟到当地的连锁企业、还有一部分联合注册成为小型连锁公司,有的至今还没有通过新版GSP认证。进入到2016年,单体药店将向三个方向演变发展。

        一是特许加盟。类似“肯德基”式的连锁加盟模式。目前,一部分经营利润不多的单体药店在新版GSP的压力下,只能选择加入连锁,解决药店执业药师不足的现状和降低质量管理成本,这类单体药店约占单体药店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是,这需要政府协调好药监、卫生、医保、工商、税务的职能,为方便药店加盟连锁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及关联部门的服务保障。

        二是逐渐形成健康综合体。健康产业不光是消费、投资,更要能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的空间非常大,目前的健康产业组成和分布不合理,优质资源不足而且过于集中,建设健康医疗综合体很有必要,是洞察了人民生活达到较高水平时健康产业发展的先机,未来,打造养老、医疗、理财三位一体的高端养老健康综合体是先进趋势。

        三是药店+中医诊所。这些单体药店只需要通过药店开零售诊所这一模式。美国医改后,药店是否有诊所已经成为美国药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然而,目前在中国经营利润平稳的单体药店还是选择自由经营的方式,这些单体药店大多自己就是执业药师,有自身的一套经营思路,也有一定的顾客群体。“零售诊所”即药店旁开个中医诊所,即药店+中医诊所目前在中国刚刚起步,面临许多挑战。但在国内医药分开政策现出曙光之际,转型医疗服务、提供初步的保健服务,提升专业能力或许是中国药店发展的路径之一。

        新思界为您提供关于《2015年中国医药电商项目商业计划书》相关内容!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