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BAT疯狂“跑马圈地” 互联网医疗热度能持续多久

2016-05-12 18:12      责任编辑:李蕊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BAT疯狂“跑马圈地” 互联网医疗热度能持续多久
 
        从诞生开始,互联网医疗一直都是领域内的热点,尤其是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互联网大佬也纷纷进军互联网医疗行业。虽被质疑跑马圈地,无论如何,互联网医疗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BAT三家之中,腾讯的互联网医疗版图最为完整,包括垂直网络社区“妈妈网”,问诊O2O平台“妙手医生”“邻家医生”,和京东合投的健康管理智能硬件“滨刻普锐”,掌上医院的开发方卓健科技;还投资了许多垂直领域的创业公司,比如医疗美容领域的“新氧”、药物研发领域的“晶泰科技”、急救领域的“第一反应急救”。

        “清科私募通”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腾讯公司、腾讯产业共赢基金共计投资13家大健康产业内公司,12家公司的单轮融资额都在1000万元以上。

        百度投资部对外投资了3家大健康产业内公司——知我药妆网、医护网、趣医网。其中,单轮融资额最大的趣医网,是目前市场份额最高的院内移动医疗产品及服务商,被投资了4000万美元。

        但百度更大的互联网医疗布局来自“百度医疗”。2015年,百度医疗上线了预约挂号业务“挂号狗”,今年将进军医患匹配业务,即基于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对医患双方进行精准匹配和分发。

        另一家巨头阿里在移动医疗领域的投资案例也并不多,阿里健康投资了医学影像云服务平台“万里云”,还用了194.48亿港元投资药品电商平台95095医药网。阿里系最大的互联网医疗布局,实际上来自它自营的两大支柱——蚂蚁金服及阿里云。

        但互联网医疗这条路并不好走。因为魏则西事件百度被监管层要求对医疗、药品、保健品等相关商业推广活动,进行全面清理整顿。阿里健康今年也吃了苦头,被国家食药监总局暂停执行药品电子监管码。

        行业研究人士表示,对于BAT等互联网巨头来说,互联网医疗投资从来不缺钱,2016年需要的是重新审视商业模式、调整布局。

        BAT等巨头忙着跑马圈地,创业公司们则在忙着完善服务链条。移动医疗公司从线上走向线下,开起了互联网医院;医生集团(由2名以上执业医师发起的、以执业医师为主体的独立法人)则从线下走向线上,开发自己的App、微信服务号等。

        服务于医生集团的医生经纪、品牌推广等创业机会也开始涌现。其中,获得244万美元融资的“健康微能量”,建立了中国首个基于移动端的散散联盟——“三甲医生集团”。今年4月,在线轻问诊平台“好大夫在线”发起的中国品牌医生学院,囊括医疗执业安全培训课程等。

        此外,4月底,微医集团此前宣布国内首家互联网医院——乌镇互联网医院开业。据投资人复星医药公告,微医集团估值超过15亿美元,成为首家被上市公司证实、跨进“独角兽”行列的互联网医疗公司。

        行业研究人士认为,发展到今天,互联网医疗市场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总体上看,互联网医疗领域接下来的发展趋势是,在细分垂直领域越做越深,越来越倾向于线下布局,领域延伸至消费医疗等。在医疗领域的并购方面,公司主要专注于价值链的营造。

        目前来看,互联网医疗行业尚未形成领头企业,用户规模尚小,网络医疗服务使用习惯仍有待培养。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为1.52亿,占网民的22.1%,相比于其他网络应用,占比还有待扩展。

        此外,随着医生集团的崛起,医生自由执业是大势所趋,这意味着将会有大批医生进入到互联网医疗行业。而随着专业力量的逐渐强大,弥补现有医疗体制中的短板,移动医疗市场将会迎来再次爆发。因此,预计为医疗健康领域的热潮至少还能持续15年。

        新思界为您提供《2015-2019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规避建议报告》相关内容!
关键字: B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