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电击迷走神经 神经和免疫系统关联研究取得新进展

2017-05-23 18:15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电击迷走神经 神经和免疫系统关联研究取得新进展
       
        电刺激疗法经历了三个发展历程:古罗马时,医师用电鳗来治疗人的头痛及关节炎,属于体表刺激;一直到数十年前发明机械后,人们才开始使用较稳定的电流输出,埋入经皮神经刺激阶段,用来处理淋巴的再生、促进伤口复原及控制疼痛。近年来经皮神经刺激疗法也被逐渐家用化,催生了“哪里疼痛点哪里”的脉冲止痛笔,它是一种形似圆珠笔的止痛仪,显效迅速,轻便易携,30秒有效缓解疼痛。止痛笔是通过激活大脑和脊髓释放内啡肽,从而提供持久有效的疼痛缓解。

         自20世纪90年代起,迷走神经刺激技术被广泛用于治疗癫痫,并且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曾被用于治疗抑郁症。Katrin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名健身教练,今年70岁,她的名字可能会出现在电刺激治疗的历史记录中。每一天,Katrin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口袋里取出一小块磁铁,然后把它放贴在锁骨的皮肤上。之后,她会受到60秒钟的电刺激,她的喉咙能感受到轻微的震动。这块小磁体的作用是启动植入她体内的一个设备,使之发射一系列幅度在毫安级别的电脉冲,这些脉冲能刺激她的迷走神经。因为Katrin用电刺激来控制类风湿关节炎——一种损害关节和周围组织软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并且获得了很大改善。

        5年前,Katrin加入了一项临床试验。该试验是首个探索电刺激在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潜力的试验。同时,它代表着20年来研究神经和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鼎峰时期。

        该临床试验的负责人是纽约费恩斯坦医学研究所(Feinstein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的神经外科医师Kevin Tracey。Tracey认为,迷走神经是神经—免疫系统联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刺激在红斑狼疮、克罗恩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上,可能比药物更有效。对迷走神经或其它周围神经施加电刺激可以治疗许多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出血,这开启了一个新的领域。脾脏作为免疫中转站,循环免疫细胞会定期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血液。进入脾脏的神经会释放一种名为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脾脏中的T细胞。神经和T细胞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和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突触非常类似,而T细胞的行为也和神经元非常类似。T细胞被激活后,会释放另一种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然后乙酰胆碱与脾脏中的巨噬细胞结合。当往动物体内注射内毒素后,这些免疫细胞通常会释放TNF-α到血液中。但巨噬细胞在乙酰胆碱作用下,会减少炎性蛋白的产生。

         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鼠模型中的交感神经通路存在突变。人类也是如此,由于交感神经过度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因此受损,从而导致这些交感神经不再深入免疫系统,失去对炎症的抑制作用。随着疾病的进展,这些神经再次回到免疫系统——但是这一次它们并不调控T细胞,而是与其它免疫细胞亚群形成联系。这些重新排列的神经通路实际上会促进炎症,而非抑制炎症。这种异常的神经回路通常发生在脾脏、淋巴结和关节处,并引起疾病。

        新思界行业分析师表示,电刺激疗法属于生物电子科学,目前,这种治疗方法在炎症、糖尿病甚至癌症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这项研究揭示了神经和免疫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Tracey的理论是对的,那么使用电刺激调控免疫系统将会是免疫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我们将会看到某些仪器会替代掉药物,引起医学领域的革命。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