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的免疫治疗巨头接连发布了CAR-T技术的积极临床试验数据,如JCAR017在一项小型儿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临床研究中取得了91%的完全缓解率(CRR),该项技术又在去年获得了FDA的突破性药物资格认证,用于难治、复发性的晚期非费霍奇金淋巴瘤。
国内的CAR-T研究进展亦是不容小觑,如去年4月份,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黄河教授首次公开了10个CAR-T治疗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病例数据,90%的完全缓解率、80%的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阴性率,这是当时世界上用CAR-T治疗B淋巴细胞白血病得到的结果。此外,国内细胞治疗在实体瘤领域也有重要突破,如上海市肿瘤研究所研究员、科济生物的李宗海采用CAR-T细胞输注疗法治疗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缩小超过50%,达到“临床缓解”的标准。
除了细胞免疫疗法之外,PD-1/PD-L1单抗领域的进展也是异常迅猛,截止日前,欧美市场上已经有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罗氏、默克、辉瑞、阿斯利康等五家制药巨头的产品,PD-1/PD-L1单抗获批的适应症囊括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黑色素瘤、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头颈癌等。国内的PD-1/PD-L1研发也是如火如荼,目前已知恒瑞制药、百济神州、嘉和生物、君实生物等已经申请或者获批相关PD-1抗体的临床试验。
联合治疗目前已经成为免疫治疗行业内的共识。除了两种或多种免疫治疗药物可以联合使用外,免疫治疗与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多种疗法的联合而形成的综合治疗体系,将会成为未来肿瘤免疫治疗的大趋势。然近十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针对T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三种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研发出相应的肿瘤疗法。
首先是T细胞治疗,目前风头正劲的是CAR-T技术。CAR-T技术已经从2010年的第一代发展到了第五代,Kite、Juno等CAR-T巨头的技术已经在B细胞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等多种血液和淋巴肿瘤中产生了显著的疗效。目前CAR-T技术在神经胶质瘤、黑色素瘤、胰腺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的研究已经初见曙光。
NK细胞是自然杀伤细胞,不需要预先致敏就可以杀死肿瘤细胞,并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NK细胞执行功能需要杀伤细胞活化受体(KAR)和杀伤细胞抑制受体(KIR)。其中KIA的抑制型信号保证自身细胞不被NK细胞杀伤,向AML患者回输体外活化的同种异体KIR不匹配的NK细胞,可以发挥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用IPH2102单抗阻断KIA受体,可以增加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DC细胞是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对抗原加工后将其提呈给T细胞,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激发免疫应答。DC细胞的治疗性肿瘤疫苗Provenge目前已经获得FDA批准,方法是将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培养成DC细胞,然后在体外培养过程中表达前列腺癌抗原PAP-GM-CSF,随后回输给患者,治疗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
新思界
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随着现代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免疫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免疫疗法的手段和效果也相应地不断丰富和提升。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国际生物医药领域的一大热点,肿瘤细胞治疗已经对多种肿瘤疗效甚佳,未来的方向在于提高疗效、特异性,以及扩大适应症。众多生物技术公司和生物制药公司纷纷投入研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