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中国国际药物信息大会暨第九届DIA中国年会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国际合作司司长袁林曾透露,CFDA加入ICH的时机基本成熟,已提交了有条件地加入ICH的申请。当地时间6月1日,喜讯从加拿大蒙特利尔会场传来,中国的药监部门(CFDA)刚刚通过成为正式的ICH成员。
ICH是为了严格管理药品,必须对药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进品等进行审批,形成了药品的注册制度。美国、日本和欧盟三方的政府药品注册部门和制药行业在1990年发起的ICH(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2015年经过改革成立新的管理模式,目前有近20个成员和观察员组织。其主要目的是,协调全球药品监管系统标准化——类似WTO在各国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这意味着“中国的药品监管体系已经真正融入国际社会认可的监管体系中了。
美国FDA药品审评与研究中心战略办公室主任特蕾莎·穆林博士介绍说,2015年10月23日ICH经过改革成立了新的协会,改革后的ICH不是以国家为单位,满足一定标准的有资质组织都可以申请ICH的成员和观察员身份。中国也在这次改革后提交了成员申请。创办ICH是为了让多国家混乱各自成一体的药物监管系统标准化,让多国都遵守同样的方法和审批程序进行审批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让ICH成员国的产品可以尽快的相互认证。不同国家对药品注册要求各不相同,这不仅不利于病人在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方面得到科学的保证及国际技术和贸易交流,同时也造成制药工业和科研、生产部门人力、物力的浪费,不利于人类医药事业的发展。
加入ICH,更好地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助力我国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更好地推动药物研发创新。基于近年来国家总局积极参与ICH活动和相关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已转化和借鉴了ICH二十余部技术指南应用于我国的药品技术审评。中国的药品监管部门已经不能再单打独斗,中国目前医药行业真正急需改善的,是要建立一个基于科学研究和科学监管的平等、顺畅、高效的沟通体系,不仅是监管部门和行业之间,更是监管部门内部,国际监管体系之间的系统。一旦加入ICH,会对中国的监管部门及各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
中国曾长期被排除在ICH成员之外,因为我国认可的药物政策法规很大程度上是遵照WHO(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而WHO被认为是全球最低标准,ICH则是发达国家的最低标准。但2001年,自中国加入WTO开始,就包含了药品质量需要和国际接轨的承诺,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个迟来的进步。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在药品研发潜力快速增长的今天,加入ICH可以给这个系统提供很多有利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需要ICH,ICH也需要中国。
新思界
医药行业研究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的制药市场高速增长,加入ICH也意味着中国加快国际化步伐,中国在药品研发和注册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一步,CFDA在国际药品研发和注册技术要求领域有了发言权和参与决策权,中国医药产业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加入ICH更是CFDA药品监管水平和能力获得国际认可的标志。 在CFDA加入ICH后,我国药品审评审批改革的步伐也将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