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企业需提速发展

2017-08-05 13:53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医用耗材市场竞争激烈 国内企业需提速发展

        医用耗材一直在我国医疗器械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医用耗材已经占据比较稳定的60%以上的市场份额,产品种类和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结构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转变,制造模式从贴牌生产转型升级向原始设计制造商方向转变,进出口额也在逐步扩大。

        2017年一季度,我国医用耗材出口额11.14亿美元,同比下降12.08%,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4.93%,出口数量增幅3.35%,仍然呈现“量增价跌”的发展趋势,但是,每年1季度由于传统春节的节假日影响,前3个月的数据均具有很大的波动性。整体而言,出口价格的下降,以数量弥补金额是一个常态,所折射的是世界需求的疲软与竞争加剧导致的市场调整。

        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7年高技术医疗器械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分析报告显示,外资企业垄断我国医用耗材进口市场,除去贸易公司以及物流公司,2016年排名前十的企业进口额合计8.96亿美元,所占比重达30.16%。外资企业已经基本垄断我国医用耗材进口市场,其优势主要在于先进的生产设备、模具和现场管理。例如输注类产品的龙头企业碧迪医疗器械公司(BD)的生产现场管理自动化程度极高,大大减少了与人接触的几率,产品中漂浮物极少。而国内生产车间还是主要依靠人力,自动化程度低。此外,BD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磨具,生产出的产品光滑度高,出现黑点的概率很低。例如BD这样的外资企业已经在国内投资建厂,大大降低了进口成本,生产的产品直接在国内销售或者返销到国外,这更加剧了与国内企业的竞争。

        产业结构升级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我国医用耗材产品出口量还在逐年攀升,但是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产品,效益并不明显。一些企业甚至以接近或者低于成本的价格竞争,这种形势不利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医用耗材产品出口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一些技术水平差、资质不健全的生产企业将失去市场竞争优势。

        产业发展有赖于技术提升,我国医用耗材产品的出口数量很大,大部分传统产品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是行业整体的研发水平较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产品,特别是一些关键产品例如血液净化透析器、PTCA导管、膜式氧合器等高端制品主要被进口产品垄断,而我国出口的多为输液器、注射器、普通气管插管等低端产品。我国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应该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借鉴国外技术优势和管理模式,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

        目前的现状来看,在品牌建设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非常明显。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医用耗材产品主要还是依靠低价占领市场,品牌影响力明显不足。总体而言,在我国医用耗材行业,中国的知名品牌比较缺乏,低品牌认知度的竞争行为广泛存在,自主品牌意识有待提高。

        新思界医药行业研究人士表示,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相应加工技术的成熟,医用耗材产品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作为我国医疗器械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还会有持续增长态势的贸易市场,但同时医用耗材市场也是市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我国相关企业应当重视产品结构升级,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步向高端市场迈进,这样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