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思界 > 产业 > 医药 > 聚焦 >

减肥药产品贫乏 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17-06-12 19:50      责任编辑:薛雪    来源:www.newsijie.com    点击:
分享到:

减肥药产品贫乏 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肥胖症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以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致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异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为特点。单纯性肥胖患者全身脂肪分布比较均匀,没有内分泌紊乱现象,也无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世界卫生组织将可损害健康的异常或过量脂肪累积定义为超重和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 ≥ 25kg /m2 时为超重,身体质量指数≥30 kg /m2 时为肥胖。

       全球有超过19亿成年人是肥胖或超重,并且他们被因自身脂肪过多而产生的并发症深深困扰,他们不仅忍受身体上的痛苦,也有精神上的折磨。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政府拿出民经济的5%用于肥胖的治疗。根据新思界发布的《2015-2020年健康血糖仪项目商业计划书》显示,在中国,肥胖人群已突破9000万,肥胖检出率已达10%以上,城市成年人体重超重者已接近40%,城市中小学生肥胖儿比例已超过20%,而且,中国肥胖症患者的增加速度已超过某些发达国家。

        肥胖同时产生很多并发症,包括Ⅱ型糖尿病、高血压、代谢性综合征、血脂异常、心肌梗死、中风、某些癌症、睡眠呼吸暂停和骨关节炎等。在美国,因肥胖而死亡的人数超过30万,造成的经济成本高达1000亿美元。虽然通过教育和改变生活环境可以预防肥胖的发生,但是对已造成的肥胖却无能为力。通过节食和运动的减肥效果也并不是很明显。虽然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减肥,但是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手术并发症使手术并不能完全推广。这就使得减肥药有了很广阔的市场。但是,减肥药的发展却不是非常成功。

        在19世纪就有人用甲状腺激素治疗肥胖,在上世纪50年代,第一代被批准用于治疗肥胖的药物是苯丙胺类及其衍生物。脱氧麻黄碱是这一类的第一个药物,于1947年被美国FDA批准上市,因其具有食欲抑制作用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会引起肺动脉高压、心脏瓣膜病及潜在的成瘾性而退出市场。之后,苯丙胺类另一种药物氨基甲酸,在上市7年后也惨遭淘汰。之后的芬氟拉明与苯丁胺联合使用,可以降低副作用,同时产生相同的疗效,但是芬氟拉明也能导致心脏瓣膜病变。1997年,芬氟拉明被黯然撤市。之后上市的药物大多也未能从撤市中幸免,西布曲明(Sibutramine)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利莫那班(Rimonabant)是一个内源性大麻受体CB1拮抗剂, 能够导致抑郁和自杀的增加,这些不安全的药物均已撤出市场。

        目前,仍有几种减肥药在临床中使用。奥利司他作为胃肠道脂酶抑制剂,部分抑制胃脂肪酶、胰脂肪酶和羧基酯脂肪酶, 阻碍胃肠道黏膜细胞吸收脂肪酸和单硬脂酸甘油酯,从而减少30%摄入脂肪的吸收, 增加粪便的排泄,达到减重的目的。氯卡色林激活5-HT2C受体使食欲减退, 增加饱腹感。芬特明是安非他命类似物,通过促使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来抑制食欲,减少食物的摄入量,美国FDA于2012年批准Qsymia作为食欲抑制类新型复方减肥药物上市。安非他酮为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抑制剂,具有抑制食欲的活性,减少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了能量的消耗。

        新思界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表示,虽然目前上市的减肥药比较少,并且已上市的药物安全性不高、疗效有限、不良反应较多等阻碍了其临床应用。但中国的减肥产品行业是一个投资和销售金额不断长、企业和产品数量不断增加,并具有较高收益的行业,现阶段正处于市场容量扩张的时期,其市场前景广阔。
关键字: